从审丑视角组织单元教学.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从审丑视角组织单元教学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强调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强调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价值,强调以文化人及审美体验。单元教学指向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笔者对统编语文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以下简称第三单元)进行整体设计,以引导学生进行深层次的审美体验,规避碎片化教学的弊端。

第三单元编入的三篇现代文均讲述底层“小人物”的故事。单元导语部分这样介绍:“本单元的课文都是关于‘小人物的故事。这些人物虽然平凡,且有弱点,但在他们身上又常常闪现优秀品格的光辉。\笔者从审丑视角挖掘这三篇现代文一—《阿长与lt;山海经gt;》《老王》《台阶》中“小人物\的人格魅力,引导学生感受这些“小人物\身上不符合传统美学标准的浅层的表面的丑,再拨开云雾凝视他们身上深层次的美,从而越过表面之丑,清晰地认识到真正的美有时候存在于我们时常忽略的丑里。这种方式可以培养学生深度理解和欣赏作品的能力。

一、审丑视角简述

在中国古典文学中,审丑是一种独特的审美视角。生活里美丑并存且时常相互转化。黄良提出的“审丑是一种更高级的审美\的观点强调审美实践中的丑和美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人们需要具备足够的能力和智慧去理解和欣赏它们。著名学者孙绍振提出的散文理论强调了审美、审丑和审智范畴的有序建构。

在语文教学中,丑存在着特殊的审美价值,因此在教学中从审丑视角对作品进行分析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主题,并完善自己的审美价值观念,进一步理解作品中深层次的美的表现形式。

审丑不仅仅指向文学审美,更指向生活态度和哲学思考。从审丑视角分析人物形象,可以引导学生重新审视丑,从而促进社会价值观的多元化,增强社会的包容性和理解力。审丑的切人点应既符合作家审美超越的路径,又符合学生的认知需求。不论是外在的丑、衰老的丑还是和谐失调的丑,都与作者的情感与情怀相关,因此可以通过对它们的深入探究,获得更丰富的审美体验。第三单元的三篇现代文展现了丰富多样的“小人物\形象,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深入探讨和理解审丑视角下人物形象的绝佳切入点。因此,教师应该基于这一点设计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完成对作品的审丑分析。

二、外在之“丑”与命运关怀

法国启蒙思想家狄德罗认为美是关系。杨绛先生的《老王》一文体现了老王外在的缺陷和其社会关系的缺失。该文刻画了淳朴善良的车夫老王,但这样的老王却又是病态,甚至是挣狞可怖的。

老王不仅老,他只有一只眼,另一只是“田螺眼”,瞎的。

他面色死灰…就像我想象里的僵尸,骷髅上绷上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

老王的形貌是令人害怕、避之不及的。不仅如此,老王的身体条件和社会关系条件也不太好。他支撑生计的手段只有蹬三轮,还由于身体缺陷而客源稀少;他没有亲人、朋友关怀,孤苦伶仃。

从社会学的交互主义理论层面来看,个体的行为和认知是基于社会互动和社会意义的建构形成的。老王在社会中的地位和资源获取都处于最底层,所以老王不被重视、受歧视。老王属于社会中的弱势群体,面对不公正的待遇,只能默默承受。老王一开始就没有被社会以“正常人”的身份来对待。这里展现的丑不仅是老王外在的丑,更是周围人的冷漠之丑,社会弱势群体的生存危机之丑。因此,从审丑的视角,笔者在教学中设计了如下问题。

1.假如你是老王,请说说自己在生活中有什么困难。2.在老王眼中,杨绛是一个怎么样的人?3.你认为老王弥留之际的探望是想获得什么呢?他得到了吗?

问题1指向老王的生存困境,学生可拓展想象,通过自我代入理解老王;问题2指向老王的情感困境,他是否在孤苦伶仃的境况下感受到了杨绛的善意?是否获得了亲人般的温暖关怀?问题3的回答需要结合老王的生存背景。老王在生命走到尽头前应该想要看看自己的亲人,也想获得来自亲人的温暖。杨绛一家给过他尊重和关怀,因此他在弥留之际选择把自己唯一的好东西一—香油和鸡蛋送给杨绛一家,以表示对他们的感激。但杨绛似乎因“害怕得糊涂了\而表现得不太“正常”,以至“反复追忆他是否领受了谢意”。

从读者的角度,我们可以从字里行间读出杨绛对老王的悲悯和关心。老王最后攘着钱如枯木般走回家时的心情我们不得而知,毕竟他回去的第二天就离开了这个世界。从审丑视角引导学生冲破对老王“外表丑”和“内心善”的浅显分析,冲破对作者可贵的同情心的简单理解,从更深的层面,在平淡流畅的叙事中读出一个“小人物”、一个弱势者、一个不幸者的悲剧和一个幸运者身上的缺陷。所以,杨绛在文末说:“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三、衰老之“丑”与价值认识

《台阶》以第一人称“我\的视角叙述了父亲建造有高台阶房屋的故事。高台阶是父亲的物质期待,更是精神追求一一台阶高就是地位高,别人看得起。但当父亲终于建成后,却又处处不自在。

父亲的两手没处放似的他的背是驼惯了的,胸无法挺得高。因而,父亲明明该高兴,却露出些尴尬的笑。

文档评论(0)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信息技术指导,信息化类标书制作等,有20年相关工作经验。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11月15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