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象和蚊子.pdf

幼儿园大象和蚊子.pdf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

幼儿园大象和蚊子

撰写人: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1/4

活动由来

小班幼儿注意倾听的能力和理解的能力都较弱,《幼儿园大象和

蚊子》这个故事中的角色外在形象反差很大,情节是幼儿生活中的经

验,能够吸引他们又易于理解、记忆,于是,我进行了一次教学尝试。

活动目标

1.引发小班幼儿倾听的兴趣,培养倾听习惯;理解故事的发展情

节,鼓励幼儿用动作、表情表达自己的理解。

2.引导幼儿认识呱呱筒、手铃、小鼓的名称,能感知对比鲜明的

声音强弱与快慢的变化。

活动准备

鼓、蛙鸣筒各一个,手鼓若干,沙发靠垫若干;大象、蚊子的提

线纸偶各一个,画有森林的背景图一个。

活动过程

1.听声音,感受乐器的音色,认识新乐器——呱呱筒。

老师将乐器藏在身后,发出刮奏乐器的声音,请小朋友听一听、

学一学这种声音,并猜一猜这个乐器的名字。

(孩子们有的说像汽车,有的说像小鸭,还有的说像青蛙。老师趁

势告诉小朋友:这件乐器叫呱呱筒,并让幼儿再次欣赏呱呱筒的声音,

并仔细地观察其外形。)

玩游戏“小鼓会唱歌”,感受声音的轻与重和快与慢。

师:“请小朋友听一听现在是谁在唱歌?”(小鼓)

2/4

师:“下面小鼓要唱两首歌,你们要仔细听一听,第一首歌和第

二首歌唱得是不是一个样?”(不一样。第一首快,声音轻;第二首重,

声音慢。)

师:“小朋友看一看,老师手腕上戴的是什么?小铃要讲故事了,

请你们仔细听一听,小铃在故事里变成了什么?小鼓和呱呱筒在故事里

又变成了什么?”

(以听辨三种不同乐器的声音进入活动,锻炼幼儿倾听的能力,并

为后面的活动做铺垫。)

2.看提线纸偶戏《幼儿园大象和蚊子》。

教师事先做好一群小蚊子,用线将小铃铛和纸折的蚊子串在一起;

纸偶大象,注意突出大象胖胖的形象。

出示提线纸偶大象,伴随着三种乐器讲故事:有一头大象,长得

可大啦!脑袋大大的,身体大大的,屁股也好大好大。走起路来很慢很

慢,“咚——咚——咚——”(敲击出轻缓的鼓声)。

有一天,大象出门散步,它走累了,就在草地上打起了瞌睡。一

群蚊子飞来了(伴随着提线纸偶蚊子的出现,小铃发出哗啦啦的响声),

它们发现了大象的屁股,说:“哇!好可爱的屁股呀!让我们来叮叮它

吧!”于是,蚊子们就围着大象的屁股叮了起来,大象觉得屁股有点痒,

就用尾巴来赶蚊子,“呱——呱——呱——”(呱呱筒发出三次连续的

响声代表大象甩尾巴)蚊子被赶走了。大象又打起了瞌睡,大象刚睡着,

蚊子又飞了回来(小铃伴随着故事再次进入,发出响声),大象只好又

用尾巴赶“呱——呱——呱——”(呱呱筒发出三次连续的响声)把蚊

子赶跑了。可是,过了一会儿,蚊子又来了,大象这次终于生气了,

3/4

它用好大好大的脚使劲一跺,“咚!咚!”(小鼓重重地敲击两下)声音

大得把蚊子都给震晕啦!(提线纸偶落在地上)

4/4

文档评论(0)

叮当的泉水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