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一团火,温暖众人心》教案-中职语文高一(高教版2023基础上册).docx

《心中一团火,温暖众人心》教案-中职语文高一(高教版2023基础上册).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心中一团火,温暖众人心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把握新闻特点。

2.了解张秉贵同志的事迹,感受人物形象,体会为人民服务的情怀。

3.领会精神品格,赏析新闻的写作手法。

4.发扬这种“一团火”精神,树立为社会作贡献的思想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梳理文章内容,了解罗阳同志的事迹,感受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领会精神品格,赏析文学报告的写作手法。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本课写作背景的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把握新闻特点。

2.了解张秉贵同志的事迹,感受人物形象,体会为人民服务的情怀。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颁奖词导入

2017年,为纪念曾经在北京王府井百货大楼工作30多年的老劳模张秉贵,王府井集团决定,将每年的9月18日设立为张秉贵日,以传承和发扬他的“一团火”精神。一个普通人,一个普通劳动者,怎会有这样的殊荣?让我们来认识一下张秉贵,了解一下他的“一团火”精神。

教师板书课题:《心中一团火,温暖众人心》

二、自主学习,知识备查

(一)作者简介

林为民是台湾著名的第一家族“雾峰林家”第九代传人,是在台北马场町刑场英勇就义的共产党员林正亨之子,他18岁就进入北京日报、北京晚报工作,直至退休,是一位知名的资深记者。

谈起父亲的过往,林为民感慨地说:“父亲作出的人生选择,作为孩子,我们完全理解,因为那是我们林家世代相传的家风——家国同构,国比家大!”

(二)人物介绍

1918年,张秉贵出生在北京一个贫寒家庭,10岁开始打工谋生,17岁到北京东单一家杂货商店“德昌厚”做学徒。新中国的成立让张秉贵感受到了新的希望。1955年,被誉为“新中国第一店”的北京百货大楼在王府井开业,36岁的张秉贵由于有丰富的经验被破格录取,从此开启了30多年的柜台生涯。

在那个物资紧缺的年代,王府井百货大楼每天要接待大量来自全国各地的顾客。为缩短顾客等待的时间,他在问、拿、称、包、算、收六个环节上不断摸索,练就称重“一抓准”、算账“一口清”的绝活;发明了“接一、问二、联三”的售货方法。在热情接待第一位顾客时,不但与第二位顾客打招呼问好,还用微笑及眼神同第三位顾客沟通联系,使排队的顾客感受到售货员服务的热情。他的售货艺术被誉为“燕京第九景”。他将自己几十年如一日满腔热情的服务精神归纳为“一团火”精神。

(三)写作背景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工人阶级和广大农民实现了政治和经济上的“翻身”,获得了主人翁和当家做主的地位,他们的心中充满了感恩和报效国家的劳动热情。为恢复发展国民经济,进行社会主义建设,1950年,党和政府坚持沿用革命战争时期的经验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次评选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依托社会主义劳动竞赛和生产运动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劳模运动。1950年9月25日至10月2日,全国工农兵劳动模范代表会议在北京举行在这样的背景下,“一抓准”的张秉贵作为商业系统的先进代表,1957年被评为北京市劳动模范。1977年,“文化大革命”刚刚结束,百废待兴,各行各业都需要劳动者恢复生产林为民将全国劳动模范张秉贵的事迹加以整理,写成了一篇新闻作品—《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刊载在1977年12月24日的《北京日报》上,供全国人民学习。?

(四)文体简介——新闻

定义:新闻也叫消息,指对国内外最新发生的具有一定社会价值的事实作简要而迅速的报道。

广义上,包括消息、通讯、报告文学等。

狭义上,指消息。

主要特征:真实性,实效性,准确性,简明性。

构成要素:标题、导语、主体、结尾

通讯,是运用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手法,具体、生动、形象地反映新闻事件或典型人物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它是记叙文的一种,是报纸、广播电台、通讯社常用的文体。

包括人物通讯和事件通讯两类,它和消息一样,要求及时、准确地报道生活中有意义的人和事,但比消息更详细、更生动地报道典型人物、典型事件的新闻体裁。

所谓人物通讯,就是以报道各条战线上的先进人物为主的通讯。它着重揭示先进人物的精神境界,通过写人物的先进事迹,反映出人物的先进思想,使之成为社会的共同财富。

通讯与消息对比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教师:初读课文,划分文章结构。

明确:

第一部分(1-14),细心、耐心、体贴地对待顾客。

第二部分(15-16),坚定的为人民服务的信念。

第三部分(17-18),不断提高自己服务水平的匠心精神。

第四部分(19-20),赢得人们的爱戴、尊敬和赞扬。

教师:人们是怎样来赞扬张秉贵的服务态度的?(找原句)

明确:

人们用“主动、热情、诚恳、耐心、周到”这十个字来赞扬张秉贵的服务态度。

教师:选取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形象是本文一大特色,文章选取了哪几件事来表现张秉贵的形象?试加以分析。

教师提示:典型事例是能够

文档评论(0)

2698shao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专注于文档分享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