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毛尖茶中风味挥发物质测定 气相色谱质谱法-团体标准编制说明.pdf

信阳毛尖茶中风味挥发物质测定 气相色谱质谱法-团体标准编制说明.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工作简况

1.1任务来源

本项目是根据河南省食品工业协会2021年团体标准项目征集计

划文件(豫食协[2021]03号),协会标准专业委员会进行了立项评

审,符合立项条件,批准立项。项目批准立项文件为:豫食协

[2021]04号,项目名称为:信阳毛尖茶风味挥发物质的测定。

1.2主要工作过程

标准制定计划下达后,在河南省食品工业协会标准专业委员会

的领导下,主要起草单位认真落实和实施计划,牵头成立了标准起

草工作组(以下简称“工作组”)。工作组在调查、收集、研究有关

标准资料及分析、研究信阳毛尖茶风味挥发物质测定的基础上制定

了检测技术路线。研制过程中,结合日常文献收集、摸底调研等前

期工作基础,对相关内容进行验证、完善,建立了顶空气相色谱质

谱测定方法。期间多次易稿修改,最终建立方法并组织2家单位进

行实验室间验证,于2022年4月底完成了标准征求意见稿及其编制

说明。

2标准编制原则和主要内容的论据

2.1标准编制原则

本文件的编制以技术的先进性、标准的适用性、统一性、协调

性为原则。标准的结构及编写方法按GB/T1.1-2020《标准化工作

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

2.2标准主要技术内容

方法规定了信阳毛尖茶风味挥发物质测定的顶空气相色谱质谱

测定方法。

本方法适用于信阳毛尖茶风味挥发物质的测定。

2.3各项技术指标确立的原则和论据

(1)检测技术路线

信阳毛尖茶风味挥发物质测定方法比较多,经查阅文献,发现

测定方法有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法、液相色谱串接质谱法、气相色

谱串接质谱法、顶空气相色谱高分辨质谱法等。其中,液相色谱串

接质谱法测定低分子量香精种类少,灵敏度不足;热脱附气相色谱

质谱法具有高灵敏度、快速、选择性好的特点,但是重现性较差,

对吸附材料有特殊要求,方法普及性差;气相色谱串接质谱法对特

定种类的香精具有高灵敏度和高重现性,但是需要对茶叶进行前处

理,测定的化合物种类必须提前设定好方法。顶空气相色谱高分辨

质谱法检测灵敏度高,但是没有公开公认的高分辨质谱库。

采用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检测,能够对不同种类绿茶进行测定,化

合物可使用NIST库进行识别定性,普及性强,操作简单。

最终技术路线为:茶叶经粉碎过筛,采用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检

测,使用NIST库进行识别定性,峰面积归一化法定量。

(2)茶叶样品处理

绿茶按照GB/T18795-2012制样,称取待测绿茶2g于20mL顶

空瓶中,密封,待测。

(3)色谱柱的选择

本研究测定的是挥发性化合物,因此没有采用液体进样的色谱

柱(通常膜厚0.25μm),采用挥发性化合物测定色谱柱DB-624UI

色谱柱(30m×0.25mm×1.4μm)(膜厚1.4μm)对挥发性化合物

分离效果好。

(4)升温程序优化

研究比较了两种升温程序,升温程序A,40℃保持3min,以

5℃/min升至260℃;

升温程序B色谱柱初始温度40℃,保持1min,20℃/min到

180℃,然后5℃/min到260℃保持5min;

两种绿茶(代号p、x)在不同升温程序色谱图,见图1、2。

1Apx

图升温程序条件下绿茶和绿茶总离子流图

图2升温程序A条件下绿茶p和绿茶x总离子流图

升温程序A升温速度较慢,检测时间长,化合物分离效果好。

升温程序B速度快,节省检测时间,但化合物分离效果差,尤其是

2min~20min段化合物不能有效分离。考虑到定性是根据峰质谱图

匹配,峰分不开会严重影响定性准确度,因此采用升温程序A。

(5)顶空温度选择

加热温度是顶空进样重要的参数,改变加热温度能够影响顶空气

中挥发物的种类和含量。研究选用了两种绿茶(代号p、x),在平

衡温度50min条件下,进行温度单因素实验,加热温度分别为:

60℃、80℃、100℃、120℃、140℃。总离子流图见图3。

图3不同顶空加热温度下绿茶p和绿茶x总离子流图

从图3可以看出,随加热温度提高,出峰数量整体呈现增加的趋

势。但在较高温度下(140℃)出峰数量减少,减少的化合物主要在

10min-20min,属于高沸点化

文档评论(0)

124359561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文档有任何问题,请私信留言,会第一时间解决。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3023136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