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广东省高考适应性训练(五)历史试题(含答案).pdfVIP

2025届广东省高考适应性训练(五)历史试题(含答案).pdf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5年广东高考历史适应性训练练习题5

历史

说明:

1.答卷前,在答题卡上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填写学校、班级、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座位

号.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修改

时用橡皮擦干净后,重新填涂所选选项.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

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

案无效.

4.务必保持答题卡的整洁.测试结束时,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个小题,每小题分,共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

16348

符合题目要求.

1.公元前704年,第17代楚君熊通再一次向周天子请求提高封号,遭拒后大怒说:“王不加位,我自

尊耳。”于是,他自立为楚武王,开诸侯僭号称王之先河。这表明当时

A.禅让制渐成风尚B.世袭制开始确立

C.分封制遭到破坏D.宗法制消失殆尽

2.宗庙是帝王或诸侯祭祀祖先之所,其设置几乎贯穿古代中国。东周时期,诸侯国的宗庙多设于国都,

由国君亲祭。秦统一后,除在都城设宗庙外,还在全国县级行政区域设置祭祀秦始皇父亲的“太上皇庙”,

并由地方官主持祭祀。该举措表明秦朝()

A.通过宗庙祭祀强化宗法制

B.人伦秩序服务于国家治理

C.力图践行以孝治国的理念

D.郡县制逐渐取代了分封制

3.关于政权更迭,西晋刘颂认为是“天地之位始定,四海洗心整纲之会”。他还指出,魏晋更迭用“禅

让”,未能“洗心整纲”,晋廷所依靠的仍是“先代功臣之胤,非其子孙,则其曾玄。”据此可知,刘

颂意在强调魏晋“禅让”()

A.助长了士族政治发展B.遏制了官僚集团腐败

C.实现了政权和平转移D.延续了前代治国经验

.隋唐以前,地方政府享有本地官员任免权,如汉代的东海郡政府正式官员人,由中央任命的官员只

439

有4人。唐代最高级别的上州州政府的正式官员是76人,全部由中央任命。这一变化()

A.完善了地方官员的考核制度B.保证了基层治理水平

C.消除了藩镇割据的政治基础D.强化了对地方的控制

5.魏晋和隋唐时期择偶重视“阀阅”,宋朝则不再关心祖先名望,出现了“将娶妇,先问资装之厚薄;

将嫁女,先问聘财之多少”的现象。这反映出()

.程朱理学受到官方尊崇.崇文抑武的方针效果显著

AB

C.传统门第观念渐趋淡化D.国家放松了对社会的控制

6.以下为明朝“户帖制”执行流程示意图,据此判断()

①皇帝直接领导具体职能部门②基层组织负责申报事宜

③内阁大学士已失去了票拟权④衙门汇总体现上计制度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7.1866年左宗棠奉调陕甘后,创办了西安机器局,随后将其搬迁至兰州,多次举借外债达1000万两白银,

还通过上海的外国洋行购买了上万支步枪与数十门大炮。这一系列举措旨在()

A.全面推行洋务新政B.为收复新疆创造条件

C.全力镇压太平天国D.争夺对地方的控制权

8.据不完全统计,1902到1911年的近十年间,抢粮风潮不仅遍及全国,而且每年都有,1907年甚至达

68次,全国大小民变存在3000多起。这些现象从侧面反映了清末“新政”()

A.错失了改革的最佳时机B.违背了历史发展的潮流

C.源于社会内部矛盾激化D.对社会民生问题的忽视

.年月,国民党要员陈诚提出,只有“利用大规模战争,调遣各省区部队”,为最良好的时机。建

919378

议得到蒋介石的认同。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