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考语文新课标Ⅱ卷作文详解:7个立意、16个标题、5个素材、4篇例文.doc

2025年高考语文新课标Ⅱ卷作文详解:7个立意、16个标题、5个素材、4篇例文.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1

【写作指导】2025高考新课标Ⅱ卷作文详解

——7个立意、16个标题、20个名句、5个素材、4篇例文

一、原题呈现

2025全国二卷高考作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昨夜闲潭梦落花”“我欲因之梦吴越”“铁马冰河入梦来”……梦往往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呈现我们的感受和期冀,为我们打开更浩瀚的天空。我们也常常向别人讲述自己的梦,用文字记录自己的梦,以行动实现自己的梦。如果有一天,我们能够将梦赠予他人……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二、深度解析与立意分析:

新课标Ⅱ卷适用地区:辽宁、重庆、海南、山西、云南、贵州、黑龙江、吉林、甘肃、广西、四川、陕西、内蒙古、宁夏、青海、新疆、西藏

这是一篇热点话题类作文。作文题以“梦”为核心,材料先列举“昨夜闲潭梦落花”“我欲因之梦吴越”“铁马冰河入梦来”等诗句,展现梦以独特方式呈现感受与期冀,为我们打开更浩瀚天空,这暗示梦具有丰富内涵,能承载情感、理想等。接着提到人们讲述梦、记录梦、实现梦,若有一天能将梦赠予他人,这是材料的关键突破点,引导考生从个人对梦的体验,延伸到梦在人与人之间传递的意义与影响。材料紧扣“梦的赠予”核心,构建古典与现代的对话。古典诗词中的“梦”(闲潭落花、梦游吴越、铁马冰河)指向梦的文化象征性(情感载体、理想映射、家国情怀);“讲述、记录、实现梦”强调梦的实践性与传播性;“赠予他人”——材料的核心触发点,激活梦的公共性维度(分享、影响、共鸣)。

材料通过“个人梦→文化梦→社会梦”的递进,暗示梦的价值不仅在于个体体验,更在于通过“赠予”转化为群体精神财富,与2024新课标Ⅱ卷“抵达未知”形成跨话题呼应,与该科技类材料的共性逻辑——二者均聚焦“个体与公共”“现实与超越”的辩证关系。

近年来,高考全国二卷作文命题呈现出多元且富有深度的特点。从题材上看,紧密贴合时代脉搏与青年成长。如曾经围绕“科技与生活”,引导考生思考飞速发展的科技浪潮如何重塑人们的日常,以及在这一进程中青年应持有的态度与担当;还有聚焦“文化传承与创新”,探讨古老文化在现代社会的传承困境与创新路径,凸显文化对个人及民族的深远意义。在命题形式上,多采用材料作文,给予考生丰富的素材与广阔的思维空间,要求考生具备较强的分析材料、提炼观点及逻辑论证能力。

立意解读

材料围绕“梦”展开,指出梦是感受与期冀的独特呈现,兼具文学性、情感性与实践性,同时引入“赠予梦”的想象情境。核心需探讨梦的本质、传递方式及其对个体与社会的意义。可从以下角度立意:

从梦的内涵与价值角度

分析梦作为情感载体的作用:如诗句中“梦落花”的诗意、“梦吴越”的浪漫、“铁马冰河”的壮志,体现梦对心灵世界的映射。

探讨梦与现实的关系:梦是现实的延伸(如记录、实现梦),还是超越现实的精神寄托?

从“赠予梦”的想象角度

思考梦的传递性:若梦可赠予,其形式(文字、艺术、行动)与意义为何?如用梦传递希望、慰藉或理想。

延伸至社会层面:个体之梦如何汇聚为群体之梦?赠予梦是否象征着共享情感、传递信念?

从个体与梦的互动角度

论述记录梦、实现梦的过程:如写日记留存梦境,通过努力让梦想照进现实,体现梦对人生的指引。

探讨梦境赠予的伦理与影响:赠予的梦是否会改变他人认知?如用美好梦境治愈创伤,或用宏大理想激发斗志。

深度立意解读

(一)梦的内涵挖掘

情感之梦:可写梦是情感的寄托,如游子在梦中回到故乡,与亲人相聚,反映出对家乡的思念、对亲情的眷恋。通过描述这种梦,探讨情感在梦中的释放与强化,以及它对现实生活中情感维系的重要性。

理想之梦:将梦与个人理想、抱负相连,如有人梦想成为科学家,为攻克难题日夜钻研,梦成为激励其不断进取的动力源泉。论述理想之梦如何指引人生方向,让人在面对困难时坚持不懈。

(二)梦的传递价值

激励他人:当把自己积极向上的梦赠予他人,如创业者分享在困境中坚持梦想最终成功的经历,能给予他人勇气和信心,点燃他人逐梦的热情,论述梦的传递对他人精神上的鼓舞作用。

促进交流与理解:不同人的梦蕴含着各自的生活经历与价值观,分享梦能增进彼此了解,促进文化交流。如不同国家的人交流各自的梦,可发现文化差异与共通之处,促进多元文化的融合。

(三)梦与现实关联

以梦为马,奔赴现实:强调梦不能脱离现实,要以梦为指引,在现实中努力奋斗。如梦想成为作家,需在现实中不断阅读、写作、积累素材,通过实际行动让梦想照进现实,阐述梦对现实行动的导向性。

现实为梦奠基:论述现实是梦的基础,只有立足现实,梦才不会成为空想。如一个贫困地区的孩子,只有在现实中接受教育、获得知识,才有实现更大梦想的可能,说明现实条件对梦想实现的支撑作用

文档评论(0)

中高考语文资料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15年深耕,专注全国各地中高考语文资料收集整理!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