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足跟血采集方法.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新生儿足跟血采集方法

演讲人:

日期:

目录

02

术前准备

01

采集概述

03

操作步骤

04

注意事项

05

样本处理

06

质量监控

01

采集概述

定义与筛查目的

01

定义

新生儿足跟血采集是指在新生儿出生后72小时内,从其足跟部位采集血液,以进行特定疾病筛查的一种医学检测手段。

02

筛查目的

通过采集足跟血,可以筛查出一些先天性代谢性疾病,如苯丙酮尿症、甲状腺功能低下等,以便早期干预和治疗,避免或减轻疾病对新生儿的危害。

适用人群范围

所有新生儿,包括早产儿、低体重儿等,都应在出生后72小时内进行足跟血采集。

新生儿

对于因各种原因未能及时采集足跟血的新生儿,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补采。

特殊情况

01

02

最佳采集时机

新生儿出生后72小时内,此时新生儿体内的代谢物质已经基本稳定,采集的足跟血可以准确地反映其代谢状况。

时间

对于早产儿、低体重儿等特殊情况,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具体情况确定最佳采集时机。同时,对于因各种原因错过最佳采集时机的新生儿,应及时进行补采,以确保其健康。

特殊情况

02

术前准备

环境消毒标准

采血区域及周边需进行常规消毒,确保无菌操作。

消毒面积

消毒剂选择

消毒方法

使用75%乙醇等高效消毒剂,确保消毒效果。

采用擦拭或浸泡方式,确保采血部位及周围皮肤无菌。

选用专用采血管,确保管内无异物、无污染。

采血管

用于采血前后的皮肤消毒和按压止血。

消毒棉球或棉签

01

02

03

04

选用合适大小的一次性采血针,确保针尖锋利、无菌。

采血针

确保采血人员手部无菌,防止交叉感染。

医用手套

采血物品清单

新生儿体位固定

头部位置

确保新生儿头部处于舒适状态,避免过度仰伸或扭曲。

03

用特制软垫或棉被将新生儿四肢及躯干固定,避免采血时晃动。

02

固定方法

体位选择

选择新生儿舒适且便于操作的体位,如仰卧位或侧卧位。

01

03

操作步骤

足跟定位与按摩

01

定位足跟

左手握住新生儿左足,暴露足跟,用拇指或示指将足跟紧贴采血器斜面定位。

02

按摩足跟

用拇指或示指轻轻按摩足跟,使血液积聚,便于采血。

穿刺深度控制

穿刺时,针尖斜面进入皮肤约2-3毫米,避免过深或过浅。

深浅适度

穿刺针与皮肤呈45度角,斜刺入足跟外侧缘。

角度掌握

消毒与干燥

用消毒干棉签轻轻拭去第一滴血,然后等待血样自然渗透。

避免挤压

不要用力挤压足跟部,以免组织液混入,影响血样质量。

血样自然渗透法

04

注意事项

采血人员需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范,确保采血过程无污染。

采血时应使用一次性采血针和消毒棉签,避免交叉感染。

采血前需彻底清洁新生儿足跟部,避免粪便、尿液等污染。

采血后将使用过的物品分类处理,防止污染环境。

防污染操作规范

采血后按压护理

告知家长避免新生儿剧烈哭闹或过度活动,以免影响针眼愈合。

采血后24小时内,避免新生儿足跟部沾水,以防感染。

如发现针眼处红肿、渗血等异常情况,及时咨询医生。

采血后,用消毒棉签轻压针眼处,避免血液渗出。

异常情况处置

采血过程中如遇新生儿哭闹不止、面色异常等情况,应立即停止采血,并寻求医生帮助。

如发现采集的血液有凝块、溶血等现象,应立即通知专业人员进行处理。

新生儿如患有特殊疾病或正在接受治疗,应在医生指导下决定是否进行足跟血采集。

如因特殊原因无法进行足跟血采集,应及时与医生沟通,采取其他检测方式。

05

样本处理

血斑卡填写要求

6px

6px

6px

包括新生儿姓名、性别、出生日期、采血日期、采血者等信息。

填写基本信息

血斑直径应在规定范围内,通常为8-10毫米。

填写血斑大小

记录足跟内侧或外侧采血。

填写采血部位

01

03

02

如特殊要求或附加说明。

填写其他信息

04

干燥保存条件

将血斑卡放置于干燥、通风、避免阳光直射的地方。

干燥环境

切勿将血斑卡暴露在湿度过高的环境中,以免发霉。

避免潮湿

在保存和运输过程中,避免接触任何可能污染血样的物质。

避免污染

冷链运输标准

冷藏条件

采用冷藏方式进行运输,确保血样在运输过程中温度保持在规定范围内。

01

冷冻条件

在特殊情况下,如长途运输或高温环境,可采用冷冻方式保存血样。

02

温度监控

在运输过程中,要对血样进行温度监控,确保血样始终处于规定的温度范围内。

03

包装要求

血样应使用专用冷藏包或保温箱进行包装,以减少温度波动对血样的影响。

04

06

质量监控

合格样本判定

确保采集人员经过专业培训,熟练掌握足跟血采集的操作流程和技术要求。

采集规范

样本完整性

样本保存

足跟血样本应包含足够的血量,且不受污染和破坏,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采集后的足跟血样本应妥善保存,避免受潮、污染和混淆。

重复采集指征

特殊疾病监测

针对某些特殊疾病或遗传代谢病,需要进行多次足跟血采集以进行持续监测

文档评论(0)

yg1513462230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