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论反讽的形式
摘要:反讽是人类文化发展中自我反思的必然结果,在现代的创作中反讽无处不在,其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本文认为,反讽概而言之,可分为言语反讽、情景反讽和戏剧反讽,每一种反讽形式中又包含许多更具体的反讽样式。本文拟对此加以梳理,以求对反讽的形式做出一个系统的了解和认识。
关键词:反讽言语反讽情景反讽戏剧反讽语调反讽视点反讽戏仿反讽
历来有许多人都试图给反讽下一个简洁而又确切的定义。《美国大百科全书》给反讽这样界定:“反讽提供的是一种真实与表象相对立的情景”。这个定义显然过于简洁,难以表达出文学反讽的全部内涵、艺术形式和基本特征。《苏联大百科全书》下的定义较为详细:“在文体学上,反讽是一种表现嘲弄或狡诈的双重意义的叙述。在反讽中,一个词汇或一种语调在语境中获得了一种与文字意义相反的、否定的、或产生怀疑的意义。在美学上,反讽是一种具有戏剧意味的、带有思想观念的情感的估价,它的基本模式或原型是词语反讽的结构表现原则。这种反讽是以优越或屈尊、怀疑或嘲弄为先决条件,它故意秘而不宣,它决定着艺术的或公开发表的作品的风格,或者它是意象、性格特征、情节线索的组织结构,这种嘲弄的隐蔽性和带有严肃性的伪装,使反讽和幽默,尤其是和讽刺区别开来了。”
在通常意义上,反讽分为言语反讽、情景反讽、戏剧反讽三类。
一、言语反讽
反讽最常见的形式是言语反讽。言语反讽作为反讽的一种重要类型,是最容易被读者识破的,因为在言语反讽中说的是一回事,指的却是另外一回事。言语反讽大致包含这样四种情况:
(一)、反语
也叫说反话,就是人们为了达到特殊的修辞目的而运用与本意正好相反的词语。或是用正面的话语表达反面的意思,或是用反面的话语表达正面的意思。从修辞的功能而言,在不同的语境当中,反语具有嘲弄、讥讽、挖苦、谴责、批判、否定、幽默、暗示、亲呢、怜爱、喜欢等不同的情感意味,从而更加强化和窋了作者的真实表达意图。反语是大家最为熟悉也最为典型的话语反讽形式。
(二)、语境误置
布鲁克斯在论文《反讽—-一种结构原则》中给“反讽”下了一个最普遍的定义:“反讽,是承受语境的压力。”如在王朔作品中让一群市井痞子们以一种假正经的作派,脱口而出地讲着冠冕堂皇的语言:“刚才听了于观同志的一席话,我觉得很受教育,也很受震动。于观同志虽是批评杨重,但我觉得同样的问题也在自己身上不同程度地存在。自己过去吧,总觉得自己根红苗壮,又是个苦孩子,不会有私心。”人物的这种冠冕堂皇的语言与其身份、所处的环境的反差,确实让人觉得不伦不类。把庄严和正经的语汇植入特定的语境之中,语境的压力致使这些词语变形,产生字面之外的潜台词,在油腔滑调的处理中暴露出这些崇高词汇的虚伪来。
(三)、悖逆语词并置
(三)、戏仿反讽
戏仿,原意是指模仿别人的诗文而作的游戏文字或讽刺诗文。在阅读过程中,我们可能会读到一些似曾相识的文字,这些文字是作者有意模仿某些作品,但是其中却充满了对某些作品的嘲弄与讽刺。如莫言在他的小说《蛙》中戏仿层出不穷如在姑姑抓王仁美时因把其逼出推倒肖下唇家的树还扬言推到四邻的房屋原因并把罪责归罪于王仁美家的不配合就是对联保连坐制的戏仿。王胆成功的逃跑姑姑被人扶到井口,气得跺着脚大叫:我怎么这么笨呢?我怎么这么笨呢?当年我父亲在西海医院就领着人挖过这样的地洞!这明显是对于“地道战”的戏仿,陈眉对于“狸猫换太子”中李妃角色的不由自主的靠近等等。这无疑不是在对当时政策的一种嘲讽。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戏仿的对象是当时西欧各国早已销声匿迹却风靡西班牙的骑士小说。作者通过堂·吉诃德的骑士形象和冒险经历无情地嘲讽了脱离现实、沉溺于幻想、矫揉造作的骑士小说,揭露了丑恶社会现实中的种种矛盾。
三、戏剧反讽
戏剧性反讽来源于戏剧。它发挥作用在于观众(读者)的全知全能与剧中人的无知之间的张力。在戏剧中,台下的观众知道事情的本末来由,但台上的人物却被蒙在鼓里,任由事情发展。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与莎士比亚的《麦克白》堪称戏剧反讽的经典。在《俄狄浦斯王》剧中,俄狄浦斯自以为可以逃避杀父娶母的悲剧预言,但是观众却知道这种悲剧会不可避免地发生。此剧的悲剧交果在于我们知道俄狄浦斯的处境,他不知道自己的过去,也无力避免自己的悲剧,他所做出的种种努力恰恰促成了悲剧的发生。戏剧反讽的效果来自于人物对真相的不了解和观众对真相了解之间的冲突。这种反讽对人物来说是无意识的,但对了解真相的观众却很有意义:当事件发生时,行为者由于不了解真相,没有悲剧的意识;但了解真相的观众却能感受到巨大的悲剧效应。同样地,产生戏剧反讽的话语对观众的意义也远远超过对说话人的意义。在产生戏剧反讽的行为和话语中,行为人是无心的。反讽的效果是被了解真相的观众所阐释的。概而言之,戏剧性反讽是作者间接地表达自己观点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