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故事集》阅读测试题含答案.docxVIP

《中国历史故事集》阅读测试题含答案.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历史故事集》阅读测试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春秋时期,第一个称霸的诸侯是()

A.齐桓公B.晋文公C.秦穆公D.楚庄王

答案:A。春秋时期,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进行改革,使齐国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大为提高。他以“尊王攘夷”为口号,扩充疆界,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晋文公在城濮之战后称霸;秦穆公称霸西戎;楚庄王曾问鼎中原。所以答案选A。

2.战国时期,各国纷纷变法图强,其中秦国的商鞅变法成效最为显著。商鞅变法的时间是()

A.公元前356年B.公元前221年C.公元前207年D.公元前202年

答案:A。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主持变法。商鞅变法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公元前221年是秦统一六国的时间;公元前207年是巨鹿之战,秦朝灭亡的时间;公元前202年是西汉建立的时间。所以选A。

3.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是()

A.陈胜、吴广起义B.黄巾起义C.黄巢起义D.李自成起义

答案:A。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鼓舞了后世千百万劳动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黄巾起义是东汉末年的农民起义;黄巢起义是唐朝末年的农民起义;李自成起义是明朝末年的农民起义。所以答案是A。

4.汉武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在思想方面采取的措施是()

A.焚书坑儒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八股取士D.文字狱

答案:B。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使儒家忠君守礼的思想成为大一统政权的精神支柱。焚书坑儒是秦始皇加强思想控制的措施;八股取士是明朝加强思想控制的措施;文字狱是清朝加强思想控制的措施。所以选B。

5.三国鼎立局面正式形成的标志是()

A.官渡之战B.赤壁之战C.魏、蜀、吴三个政权的建立D.淝水之战

答案:C。220年,曹丕废掉汉献帝,在洛阳称帝,国号魏;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229年,孙权在建业称帝,吴国建立。三国鼎立的局面正式形成。官渡之战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赤壁之战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淝水之战是东晋时期北方前秦与南方东晋之间的一场战役。所以选C。

6.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目的是()

A.学习汉族先进文化B.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C.促进民族融合D.统一全国

答案:B。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目的是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当时北魏已经统一了北方黄河流域,但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尖锐。孝文帝改革推行一系列汉化措施,如迁都洛阳、说汉语、穿汉服、改汉姓等,这些措施在客观上促进了民族融合,学习汉族先进文化也是改革的一个方面,但主要目的是加强统治。北魏并没有统一全国。所以选B。

7.科举制度正式诞生于()

A.隋朝B.唐朝C.宋朝D.明朝

答案:A。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员。隋炀帝时正式设置进士科,考核参选者对时事的看法,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唐朝是科举制度完善的时期;宋朝对科举制度进行了一些改革;明朝是科举制度走向僵化的时期。所以选A。

8.唐朝由盛转衰的标志是()

A.安史之乱B.黄巢起义C.藩镇割据D.宦官专权

答案:A。755年,安禄山和史思明发动叛乱,史称“安史之乱”。安史之乱持续八年之久,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尤其是北方地区遭到浩劫。唐朝的国势从此由盛转衰,各种矛盾越来越尖锐。黄巢起义给唐朝统治以致命打击;藩镇割据是安史之乱后形成的局面,进一步削弱了唐朝的统治;宦官专权也是唐朝后期的一个政治问题。所以选A。

9.北宋时期,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在军事方面采取的措施是()

A.杯酒释兵权B.设立三司C.派文臣担任知州D.实行行省制度

答案:A。宋太祖赵匡胤通过“杯酒释兵权”,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牢牢地控制了军队,加强了中央集权。设立三司是在财政方面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派文臣担任知州是在地方行政方面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实行行省制度是元朝的政治制度。所以选A。

10.明朝时期,为了加强君主专制,设立的特务机构是()

A.御史大夫B.太尉C.锦衣卫D.军机处

答案:C。明太祖朱元璋设立锦衣卫,掌管侍卫、缉捕、刑狱诸事,保护皇帝,镇压官民。御史大夫是秦朝负责监察事务的官职;太尉是秦朝掌管军事的官职;军机处是清朝雍正帝设立的,标志着君主专制达到顶峰。所以选C

文档评论(0)

梦梦文档专家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专注于文案的个性定制,修改,润色等,本人已有15年相关工作经验,具有扎实的文案功底,可承接演讲稿、读后感、任务计划书、营销方案等多方面的 工作。欢迎大家咨询~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