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26诗词五首
◎文化自信:体会诗人情感,热爱中华优秀诗词文化。
◎语言运用:诵读不同体裁的诗歌,体会它们不同的韵律特点。(难点)
◎思维能力:分析诗词意象,理解诗词内容。学习、品析诗歌中传情达意的艺术手法,体会其表达效果。
◎审美创造:感受不同体裁的诗歌的语言美、情感美,提高审美情趣。(重点)
【教学课时】
3课时
【教学准备】
布置学生完成预习部分。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反复诵读《饮酒》(其五),了解古体诗的韵律特点,理解诗歌的内容。
2.品词析句,厘清诗人情感脉络,理解诗人的情感和精神追求。
3.体会诗人传情达意的艺术手法。
【教学过程】
一、助读,大比拼中导入新课
1.课前回顾,学生抢答背诵相关句子
《答谢中书书》中表现作者情感和志趣的句子是: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与朱元思书》中表达作者对富春江奇山异水的留恋,以及鄙弃功名、淡泊人生的思想感情的句子是: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野望》中描绘恬静田园风光的诗句是: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2.导入新课
文字是作者情感的外露。重温这些经典名句,我们可以发现,这些作者在诗文中都表达出一种向往,即对远离官场、亲近自然的归隐生活,温馨淳朴、怡然自得的田园生活的向往。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田园诗的鼻祖——陶渊明,了解他笔下田园诗的特点和其寄寓诗中的精神追求。
3.作者简介
课件出示:
陶渊明(约365—427),一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因宅边有五棵柳树,又自号“五柳先生”,寻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东晋诗人。他是田园诗派的鼻祖,其诗作主要表现对污浊现实的厌烦和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主要作品有《归园田居》《归去来兮辞》《五柳先生传》《桃花源记》等。
【设计意图】选择心境和情怀类似的三篇诗文进行背诵,一方面可以复习以前所学课文,做到温故知新;另一方面意在通过“田园生活”话题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初步了解陶渊明,为下文理解其精神追求蓄势。
二、诵读,感知古体诗的韵律
1.读准字音、节奏
(1)指导朗读。
朗诵诗歌应注意节奏的连贯、语速的快慢、音调的高低、语气的强弱等,有对比,有起伏,有变化,使整个朗诵犹如一曲优美的乐章。(听范读录音)
(2)学生自读,同桌互读,小组评读。
课件出示:
字音:车马喧(xuān)东篱(lí)
节奏:
饮酒(其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提示:五言古诗,朗读时可按“二三”式来停顿。
(3)抽查朗读,全班齐读。
2.读出诗歌韵味
提示:
(1)本诗偶数句入韵,押“ɑn”韵,韵脚是“喧”“偏”“山”“还”“言”。
(2)语调、语气和节奏都应是舒缓的。
①起句要平静些,转折句也可处理为平静的读法,但要体现出得意感。
②“何能尔”设问,“尔”代指前两句,写出了诗人的反常、与众不同,故应读重音。“心远地自偏”为全篇之骨,要读出自豪感,体现出诗人淡然而满足的精神状态。后三个字,应一字一顿,而且要有余音。
③五、六句要读出“见”字的“悠然”、怡然自得之状。
④七、八句朗读时应想象林中美景,想象相与归巢的鸟儿的自在快乐。
⑤九、十两句重在写回归田园的乐趣,宜读出自得其乐的心情。结句最后三个字,应一字一顿,而且要有余音,似乎已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物我两忘。
3.读懂诗词大意
(1)结合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意并质疑。
(2)小组交流并释疑。
4.读出诗歌画面
师:诵读速度要慢,边读边体味,尝试还原诗歌中呈现的画面,想象诗人当时的情态。
提示:要抓住“结庐”“人境”“车马”“菊”“南山”“山气”“飞鸟”等意象,还原诗歌画面,并细细品味它们所蕴含的情感,理解诗人的心境。
【设计意图】继续加强诵读的训练,通过反复诵读,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明确古体诗的句数、句式、平仄、用韵等相对自由的特点,让学生在初步了解诗意的基础上,想象诗歌画面,为后面理解诗人情志作铺垫。
三、析读,厘清情感脉络
1.破诗题,释疑解难
师:大家有没有发现诗歌的题目和内容之间存在什么问题?
预设诗里根本没写酒,但题目却叫“饮酒”,这是因为这首诗可能是陶渊明喝完酒之后写的。
师补充:文人的体内有两种液体,一种是泪,一种是酒。泪酝酿为心中的诗情,酒挥洒出笔下的文字,于是诗歌便氤氲出了酒的醇香。《饮酒》这组古诗,为陶渊明酒后即兴之作,大多直抒胸臆,挥洒真情,而实际上是诗人借“饮酒”的话题,表达对世事人生的感慨。
2.抓诗眼,厘清脉络
师:请同学们结合句式和关键词,思考诗歌的层次。
预设这首诗的关键词为“心远”,反映了诗人超凡脱俗、毫无功利之心的精神境界。开头四句为第一层:一、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11 三峡(教案)2025-2026学年度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doc
- 13 与朱元思书(教案)2025-2026学年度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doc
- 课外古诗词诵读(教案)2025-2026学年度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doc
- 写作 学习描写景物(教案)2025-2026学年度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doc
- 16 白杨礼赞(教案)2025-2026学年度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doc
- 17 散文二篇(教案)2025-2026学年度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doc
- 写作 语言要连贯(教案)2025-2026学年度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doc
- 24 愚公移山(教案)2025-2026学年度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