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南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九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docx

重庆市南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九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重庆市高2025届高三第九次质量检测

历史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

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

卷上无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

符合题目要求。

1.诸侯在宫室内悬挂乐器称为“曲县”,“繁缨”是诸侯的马饰。春秋时期,卫国大夫仲叔于奚因救卫卿孙

桓子有功,“卫人赏之以邑,辞。请曲县、繁缨以朝,许之。”这表明()

A.礼乐崩坏局面出现B.等级僭越现象普遍C.礼乐征伐自大夫出D.诸侯争相招揽人才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材料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春秋时期中国。根据材

料可知,“曲县”“繁缨”都是诸侯专用的器物。仲叔于奚作为卫国的大夫,索要本该属于诸侯才能使用的

“曲县”“繁缨”,而且还得到了允许。这表明原本等级森严的礼乐制度已经出现了松动,故而礼乐崩坏

局面出现,A项正确;春秋时期宗法分封礼乐制度逐渐被破坏,但等级僭越还未达到普遍的程度,排除B项;

战国时期礼乐征伐自大夫出,排除C项;材料中的信息并非重点体现诸侯招揽人才,排除D项。故选A项。

2.“单于天降”瓦当,直径17.1厘米,四扇格十字当面,1955年以来在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召湾汉墓出土

多枚,全国其他地区尚未发现。据学者考证,这些瓦当应该不晚于西汉元帝、成帝时期。这类瓦当的使用

意在()

A.推动匈奴少数民族汉化B.传播中原特色建筑技术

C.宣扬窦宪北击匈奴功绩D.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答案】D

【解析】

第1页/共13页

【详解】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材料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西汉时期的中国。根据材

料可知,“单于天降”瓦当主要体现了汉代处理北方少数民族关系的巨大成果,反映了汉代统一多民族国家

的巩固和发展,D项正确;这类瓦当所对应的建筑并不是匈奴少数民族居住,因此不能推动其汉化,排除A

项;这类瓦当的使用主要展现了汉代统治的成效和威望,并非是为了传播建筑技术,排除B项;窦宪北击

匈奴是在东汉时期,排除C项。故选D项。

3.唐宪宗朝以后,御史台负责传递部分公文,行使行政勾检职能和监督职能,分掌尚书省部曹的部分具体

政令权和事务权,在国家常务运行过程中承担重要责任。这表明,这一时期的御史台()

A.延续了三省制机制B.成为中央权力中枢C.呈现政务官化倾向D.转变监察核心职能

【答案】C

【解析】

【详解】据本题次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背景题、本质题、影响题。时空是:唐代(中国)。据“负责传递

部分公文,行使行政勾检职能”“分掌尚书省部曹的部分具体政令权和事务权”“在国家常务运行过程中

承担重要责任”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唐朝后期,原本负责监察事务的御史台,越来越多地接触公文、

参与处理行政事务,甚至分管尚书省部分具体政令权和事务权,表明唐朝后期,御史台日益政务官化,C项

正确;材料并未提及尚书省以外的中书、门下省,不能得出御史台延续三省六部机制的结论,排除A项;

据所学,唐代御史台职能虽然有所扩充,但仍以监督为主,并未取代中书门下成为中央权力中枢,排除B

项;材料只介绍了御史台职能扩充,并未强调其核心职能不再是监察,排除D项。故选C项。

4.北宋僧人智圆认为,“儒者饰身之教,故谓之外典。释者修身之教,故谓之内典也。”同时代的僧人契嵩

认为,“夫《中庸》者,乃圣人与性命之造端也;《道德》者,是圣人与性命之指深也吾道者,其圣人与性

命尽其圆极也。”据此可知,他们主张()

A.三教合归于儒B.佛教是修身之本C.三教并行不悖D.儒释道相互调和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材料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北宋时期的中国。根据材

料可知,智圆强调儒教是外在修饰的教化(外典),而佛教是内在修身的根本(内典);契嵩进一步指出儒家

《中庸》是性命之开端,道家《道德经》是性命之深意,但佛教(吾道)才是性命之圆满极致,结合北宋

佛教发展如契嵩在《辅教篇》主张佛教为心性修养核心,体现以佛为本的三教观,B项正确;智圆和契嵩均

未将三教最终归于儒家,反而突出佛教优越性,排除A项;材料中两人并非主张三教简单共存,而是强调

佛教的修身核心地位高于儒道,排除C项;相互调和强调平等融合,但契嵩以佛教为“圆极”显示其为本,

非平等调和,排除D项。故B正确。

第2页/共13页

5.元末的徐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cho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