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水肿病(原发性肾病综合征)诊疗方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医内科学》(周仲瑛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TCD编码:BNS010)。
水肿病是由于肺失通调、脾失转输、肾失开合、膀胱气化不利,导致体内水液潴留,泛滥肌肤,表现以头面、眼睑、四肢、腹背甚至全身浮肿为特征的一类病症。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内科学》(钟南山主编,第7版)(ICD10编码:NO4.802)。
?大量蛋白尿(≥3.5g/d/1.73m2);低蛋白血症(血浆白蛋白<30g/L);明显水肿;高脂血症。上述前两项为必要条件。并排除继发性及遗传性因素。
(二)证候诊断
1.风遏水阻证:
主症:因外感引起的水肿加剧,头面部及全身水肿,尿少、尿多泡沫,咳嗽,咽痒或咽痛,脘腹胀满。
舌脉:薄白或薄黄,脉浮带数或滑。
2.水湿逗留证:
主症:水肿明显,以下肢为剧,按之如泥,纳差乏力,脘腹痞满,大便不实,面色淡黄或萎黄。
舌脉:舌淡边有齿痕,苔白滑,脉沉细弱,或濡滑。
3.湿热壅盛证:
主症:全身浮肿,口粘口苦,口干不欲饮,小便短涩,大便干结或涩滞不爽,面红气粗,面部痤疮,脘闷纳呆。
舌脉: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4.阴虚内热证:
主症:面浮肢肿,面色红赤,精神兴奋,心烦少寐,口干咽红,大便干结,小便短赤。
舌脉:舌红少津,脉细数。
5.脾肾气虚证:
主症:面浮肢肿反复,泡沫尿,神疲乏力,腰膝腿软,便溏。
舌脉:舌淡胖,或边有齿痕,苔白或白滑、白腻,脉细或弱。
6.脾肾阳虚证:
主症:身重,一身皆肿,小便不利,面色晄白,畏寒肢冷。
舌脉:舌体胖大,边有齿龈,苔薄白,脉沉紧。
二、治疗方案
(一)辨证论治口服中药汤剂或中成药
1.风遏水阻证
治法:宣肺利水
推荐方药:越脾汤加术加减。麻黄、桑白皮、冬瓜皮、白花蛇舌草、半枝莲、苍术、白术、泽兰、茯苓、猪苓、葫芦瓢等。
2.水湿逗留证
治法:健脾利水
推荐方药:五苓散加减。党参、丹参、苍术、白术、薏苡仁、猪苓、茯苓、槟榔、砂仁、葫芦瓢、黄芪、当归等。
中成药:益肾化湿颗粒等。
3.湿热壅盛证?
治法:清热利湿
推荐方药: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合五味消毒饮加减。银花、连翘、生地、丹皮、当归、赤芍、苍术、白术、茯苓皮、虎杖、菝契、紫花地丁等。
中成药:黄葵胶囊等。
4.阴虚内热证
治法:滋阴清热
推荐方药:知柏地黄丸加减。知母、黄柏、生地、龟板、山萸肉、当归、赤芍、牛膝、女贞子、旱莲草、苍术、丹皮等。
中成药: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金水宝胶囊、百令胶囊等。
5.脾肾气虚
治法:健脾补肾
推荐方药:六味地黄丸合四君子汤加减。黄芪、党参、丹参、山萸肉、山药、茯苓、薏苡仁、当归、莲肉、金樱子、桑寄生、白术等。
中成药:金水宝胶囊、百令胶囊等。
6.脾肾阳虚
治法:温阳利水
推荐方药:真武汤加减。制附片、仙茅、仙灵脾、巴戟天、熟地、茯苓、泽泻、椒目、桂枝、黄芪、葫芦瓢等。
中成药:肾炎舒片、百令胶囊、金水宝胶囊、益肾化湿颗粒等。
(二)院内制剂
阴虚证及使用糖皮质激素后出现的阴虚火旺症状,可使用院内制剂养阴益肾颗粒。可选用益气固摄浓缩丸。
(三)静脉滴注中药注射液
根据病情,可选用灯盏花素注射液、丹红注射液等。
(四)降纤酶注射液
根据病情,可选用降纤酶注射液。
(五)其他疗法
根据病情,选用脾俞、肾俞、足三里、中脘等穴灸疗。可选择应用灸疗仪等设备。
(六)内科基础治疗
低盐、低饱和脂肪酸、适量优质蛋白饮食等;利尿;降压;激素、细胞毒性药物、亲免素抑制剂等药物。可参考《肾脏病学》第3版(王海燕主编,人们卫生出版社,2008年)。
(七)护理
1.饮食护理:低盐、低脂、优质蛋白饮食。
2.生活护理:慎起居、适劳逸、避风寒。
3.情志护理:保持心情舒畅,避免烦躁、焦虑等不良情绪。
?三、难点分析及针对难点的解决思路和措施
由于水肿病病因复杂、症候多样,中医治疗中主要存在以下难点:
1.中医药治疗能改善症状及减少蛋白尿等,但目前仍不能替代糖皮质激素、细胞毒类等药物在该病中的应用。
2.该病病理类型多样性,每一类型的发病、演变、预后不尽相同,给统一的辨证证型及方药治疗带来难度。
3.糖皮质激素及细胞毒类等药物的副作用众多,目前中医药干预副作用的治疗针对性不强,疗效不确切。
4.对激素依赖、抵抗类型患者,中医药仍缺乏有效的、系统的辨证施治。
5.在剂型方面,多局限于汤剂,偶见报道采取散剂、丸剂、片剂、针剂及灌肠剂等剂型,缺少现代制药手段研制出的使用简便、疗效确切的新剂型。
为了进一步发挥中医治疗水肿病的作用,解决水肿病治疗中的难点,本专科拟提出以下解决思路和措施:
1.挖掘、整理更有效的中医药治疗方法、方药。
2.对每一病理类型的中医辨证论治进行系统化、规划化的整理、研究。
3.寻找针对糖皮质激素、细胞毒类等药物毒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