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一、价值定位:明确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导向演讲人
CONTENTS价值定位:明确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导向学情分析:把握二年级学生的认知“最近发展区”操作路径:三阶引导法的具体实施资源支持:多元素材与工具的开发评价体系:动态多元的反馈机制目录
2025小学语文二年级看图写话引导课件
作为深耕小学语文教学十余年的一线教师,我始终认为,看图写话是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最具“生长性”的板块——它既是口语表达的延伸,又是书面写作的起点,更是观察能力、想象能力与逻辑思维的综合训练场。尤其是对二年级学生而言,他们正处于从“说完整话”向“写完整段”过渡的关键期,如何通过系统、科学的引导,让“看图”真正成为“写话”的阶梯?这是我近年来持续探索的课题。结合2022版语文课程标准要求与2025年教学改革趋势,今天我将从价值定位、学情分析、操作路径、资源支持与评价体系五个维度,系统梳理一套符合二年级学生认知特点的看图写话引导方案。
01价值定位:明确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导向
价值定位:明确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导向要做好看图写话引导,首先需厘清其教学价值——它绝非简单的“看图填句子”,而是以“图”为媒介,实现语言、思维、情感的多维生长。
1课程标准下的目标拆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第一学段(1-2年级)”的“表达与交流”目标中明确要求:“能根据观察到的事物,用几句话或一段话写出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法”“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结合二年级具体学情,我们可将看图写话的核心目标细化为三点:
?语言建构:掌握“谁+在哪里+做什么+结果如何”的基本句式,学习使用形容词、拟声词等丰富表达;
?思维发展:培养有序观察(按方位、时间、主次)与合理想象(补充细节、推测心理)的能力;
?情感表达:能通过画面捕捉情感线索(如人物表情、动作),并在写话中传递自己的感受(如温暖、着急、开心)。
2核心素养的隐性渗透曾有家长问我:“孩子能把图上的内容说清楚就行了,为什么一定要写话?”我的回答是:“写话的本质是‘用文字整理思维’。”当学生从“看”到“说”再到“写”,实际上经历了“观察输入—信息加工—语言输出”的完整思维过程。例如,面对“小朋友帮奶奶提菜”的图片,学生不仅要说出“小明帮奶奶提菜”,还要思考“小明是怎么跑过去的?(踮着脚、蹦蹦跳跳)”“奶奶的表情是什么样的?(眯着眼睛笑)”“提菜后奶奶说了什么?(真是个好孩子)”——这些追问,正是在训练逻辑的条理性与细节的捕捉力,而这恰恰是语文核心素养中“思维发展与提升”的具体体现。
02学情分析:把握二年级学生的认知“最近发展区”
学情分析:把握二年级学生的认知“最近发展区”“因材施教”是教育的黄金法则。要设计有效的看图写话引导方案,必须先精准把握二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与常见问题。
1二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1通过多年课堂观察,我发现二年级学生在看图写话中呈现出以下典型特征:2?形象思维为主:对直观、色彩鲜明的画面更敏感,但难以自主关注细节(如人物的手指动作、背景中的小物件);3?语言表达单一:常用“谁+做什么”的简单句(如“小猫钓鱼”),缺乏修饰语(如“毛茸茸的小猫蹲在河边钓鱼”);4?想象受限:容易停留在“图上有什么”的表层,不敢或不会补充“图外有什么”(如“小猫钓鱼时,蝴蝶飞过来,它心里在想什么?”);5?兴趣驱动明显:对贴近生活的画面(如“课间活动”“生日派对”)参与度高,对抽象或陌生场景(如“古代集市”)易产生畏难情绪。
2常见问题与成因基于学生作业与课堂反馈,二年级看图写话的常见问题可归纳为三类,需针对性解决:
例如,我曾批改过一篇题为《下雨了》的写话,学生最初只写:“小红和小明打伞回家。”经引导追问“他们的伞是什么颜色?(红色和蓝色)”“雨下得多大?(雨点像珠子一样落下来)”“他们踩着水洼时说了什么?(小明说:‘看!我溅起了小水花!’)”后,学生修改为:“放学时下雨了,小红举着红伞,小明举着蓝伞,一起往家走。雨点‘噼啪’打在伞上,像在敲小鼓。小明看见水洼,踮起脚一跳,溅起的水花把小红的裤脚都弄湿了。小红笑着说:‘你呀,真是个小调皮!’”这一变化,正是针对“内容空洞”与“语言平淡”问题的有效突破。
03操作路径:三阶引导法的具体实施
操作路径:三阶引导法的具体实施基于上述分析,我将看图写话引导分为“观察—表达—修改”三个阶段,形成“输入—加工—输出”的完整闭环,逐步提升学生的写话能力。
1第一阶段:有序观察,建立“画面坐标系”观察是看图写话的起点。要避免学生“看了热闹,丢了细节”,需教给他们具体的观察方法,建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