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第1页,共2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一、对蓄电池管理系统的理解第2页,共2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背景和目的不均衡性是蓄电池的基本属性第3页,共2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其中:超过平均电压:37.3%(发生过充电的几率)低于平均电压:48.0%等于平均电压:14.7%(即额定充电电压)第4页,共2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新电池组同样可能存在问题第5页,共2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锂离子蓄电池充放电效率可高达98%以上;高效率同时产生了极差的抗不均衡性特性;第6页,共2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管理系统的基本目的:在最优化蓄电池组效能的同时;防止发生单体电池的过充电过放电超温过流必要时,提供相关信息。第7页,共2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充电控制模块放电控制模块充电控制模块放电控制模块控制系统数据支撑维护系统数据支撑蓄电池管理系统充电系统放电系统定义—四个系统的集成充电系统电池系统放电系统维护管理系统第8页,共2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第9页,共2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将支撑管理系统的蓄电池系统数据支撑系统,错误地定义为“蓄电池管理系统”;导致大多忽略了重点和关键——充电管理——放电管理——维护管理是导致长期没有进展的根本原因。1、管理系统定义存在错误第10页,共2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2、基本功能定义模糊充电设备控制充电方法放电方法电机驱动器控制蓄电池成组应用技术蓄电池系统充电控制充电控制蓄电池组电动汽车用蓄电池系统设计程序第11页,共2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3、缺乏技术支撑BMS研究单位,大多不具备蓄电池成组应用技术的基础。当前,大多数承担系统设计单位,同样对蓄电池成组应用技术不太了解。第12页,共2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4、陷入SOC研究的陷阱对于锂离子蓄电池,SOC不可能被实时准确测量。相对较适用的方法只有能量积分+误差矫正这已经是大众化技术,且准确性高。实施测量仅可为用户提供定性的参考不可能提供定量的能量值实施测量值。第13页,共2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影响允许充放电电流和功率的,主要是电池内阻和回路阻抗;而蓄电池内阻,与SOC并没有具有一般和普遍性的函数关系;数据模型仅具有特殊性和时域性;依据SOC对锂电池进行能量管理只是一种对其缺乏基本了解的意想。第14页,共2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探索SOC应交由学生去训练想象力
不应成为解决技术瓶颈的难题。首要任务应首先解决:防止发生:单体电池过充电单体电池过放电;温度超过允许值;电流超过允许值;第15页,共2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5、安全和可信度差单纯的A/D数字采样,不能解决安全问题。理由:采样失调不可识别A/D输入电阻寄生电阻污染基准漂移不可识别第16页,共2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锂离子蓄电池行业基础标准有突破参见行业基础标准:安全冗余:—双采样系统(ADC+WDT)—双通讯接口(通讯接口+电路接口)—双接口协议(通讯协议+电路接口协议)—三充电控制源(本地+BMS+远程)(电源行业协会集体起草)第17页,共2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