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_GRM 127-2025 钻完井液用提切剂 脂肪酸酰胺类聚合物.docx

T_GRM 127-2025 钻完井液用提切剂 脂肪酸酰胺类聚合物.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ICS75.020CCSE13

GRM

中关村绿色矿山产业联盟团体标准

T/GRM127—2025

钻完井液用提切剂脂肪酸酰胺类聚合物

Fattyacidamidepolymersasgelsfordrillingandcompletionfluids

2025-04-28发布2025-04-29实施

中关村绿色矿山产业联盟发布

I

T/GRM127—2025

目次

前言 II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技术要求 1

4试验方法 1

5检验规则 4

6标志、包装、运输与贮存 4

7安全和环保要求 4

附录A(资料性)仪器设备与试剂材料技术要求 6

附录B(资料性)试验操作方法 7

II

T/GRM127—2025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关村绿色矿山产业联盟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宁夏大学、中国石油集团长城钻探工程有限公司、北京石大博诚科技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蒋官澄、贺垠博、杜明亮、谭宾、杨丽丽、董腾飞、冯奇、冉启华、邓正强、贺会锋、全晓虎、张鑫、姚如钢。

1

T/GRM127—2025

钻完井液用提切剂脂肪酸酰胺类聚合物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钻完井液用提切剂脂肪酸酰胺类聚合物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与贮存、安全和环保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钻完井液用提切剂脂肪酸酰胺类聚合物的检验与验收。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4472化工产品密度、相对密度的测定

GB/T6678化工产品采样总则

GB/T6680液体化工产品采样通则

GB/T6682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GB/T16783.2石油天然气工业钻井液现场测试第2部分:油基钻井液

NB/SH/T0006工业白油

3技术要求

钻完井液用润湿反转剂聚氨酯衍生物外观、水分、灰分、密度、乳液技术参数、加重浆技术参数等技术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技术要求

项目

技术要求

外观

深红色至红褐色液体

水分,%

≤5

灰分,%

≤0.1

密度,g·cm-3

0.85~1.00

乳液

塑性黏度提高值,mPa·s

≤10

动切力提高值,Pa

≥2

3转读数提高值

≥2

加重浆

塑性黏度提高值,mPa·s

≤15

动切力提高值,Pa

≥2

3转读数提高值

≥3

4试验方法

4.1仪器设备和试剂材料

4.1.1仪器设备

2

T/GRM127—2025

试验用仪器设备宜采用分析天平、称量瓶、烘箱、瓷坩埚、马弗炉、李氏密度瓶、量筒、高速搅拌器、旋转黏度计等,技术要求参见附录A。

4.1.2试剂与材料

试验用试剂材料宜采用蒸馏水、5号白油、司盘80、氯化钙、氧化钙、重晶石等,技术要求可参见附录A。

4.2外观

4.2.1取样品于自然光下目测,背景应选择白色或透明背景。记录样品颜色、透明度、是否有沉淀或分层等外观特征。

4.2.2样品外观应为深红色至红褐色液体。

4.3水分

4.3.1样品含水率应≤5%,测量方法参见附录B。

4.3.2样品含水率按照公式(1)计算:

0%··················································(1)

式中:

W——样品含水率,用百分数表示;

m0——称量瓶质量,单位为克(g);

m1——称量瓶与初始样品的质量,单位为克(g);

m2——称量瓶干燥后样品的质量,单位为克(g)。

4.4灰分

4.4.1样品灰分含量≤0.1%,测量方法参见附录B。

4.4.2样品灰分按照公式(2)计算:

式中:

R——样品灰分含量,用百分数表示;

m3——坩埚质量,单位为克(g);

m4——坩埚与初始样品的质量,单位为克(g)

文档评论(0)

馒头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23004103100003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