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针灸大成中阳陵泉的应用浅析.docx

2025针灸大成中阳陵泉的应用浅析.docx

此“医疗卫生”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3

2025针灸大成中阳陵泉的应用浅析

在浩瀚如烟的中医典籍中,《针灸大成》无疑是一颗璀璨的明珠,承载着古人千年的智慧结晶。而其中反复提及的阳陵泉穴,就像书中隐藏的神秘钥匙,究竟能打开怎样的健康之门?今天,就让我们一同深入探寻《针灸大成》中阳陵泉的奇妙应用。

阳陵泉的信息藏在何处?古籍中的精准定位

在《针灸大成》里,“阳陵”二字出现82处,“阳陵泉”三字出现53处,除去一处特殊说明,其余81处说的都是我们关注的主角——阳陵泉。这高频的出现频率,仿佛在不断提醒我们它的重要性,就像反复敲响的警钟,吸引着医者的目光。

说到它的定位,书中共有5处相关描述,且基本一致。《十二经脉歌》说在膝外侧,《百穴法歌》指出在膝下1寸,《马丹阳天星十二穴治杂病歌》综合二者,给出“阳陵居膝下,外躺一寸中”的描述。而《足少阳经穴主治》《穴法》篇则更为具体,明确是“膝下一寸,外廉陷中”,还强调在“外尖骨前”。最终确定其位置在小腿外侧,腓骨头前下方凹陷中,甚至贴心地给出“蹲坐取之”的取穴体位。

突然想起刚接触针灸学习时,老师让我们互相找阳陵泉穴。大家七手八脚,有的找偏了位置,有的按得同学直喊疼,场面既紧张又好笑。但正是这些实践,让我们牢牢记住了穴位的准确位置。

怎样操作阳陵泉穴?古籍与现代的奇妙碰撞

古籍中3处记载了阳陵泉的针灸方法。《足少阳经穴主治》引用《铜人》“针六分,留十呼,得气即泻”,还提到多种古籍都认可可灸,灸的壮数从一壮到七七壮不等。《马丹阳天星十二穴治杂病歌》则说“针入六分止,神功妙不同(灸三壮)”。换算一下,宋代的六分相当于现代的1.86cm(这里宋代长度换算可能存在一点小误差,实际考证中,宋代长度标准在不同领域还有些细微差异,但不影响整体理解),行针时间大概1分钟,得气后用泻法,灸法更是多样。

有趣的是,现代医者在古法基础上大胆创新。范梁松等用针刺阳陵泉配合刺络拔罐治疗肩周炎,还结合运动疗法,就像给治疗方案装上了“加速器”。刺入患肩对侧阳陵泉后,通过巧妙的捻针和患者的运动配合,让治疗效果事半功倍。刘暄辰巨刺足三里、阳陵泉治疗肱骨外上髁炎,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这不禁让人思考,古代的针灸技法和现代的医学理念相结合,是不是还有更多未被发掘的潜力?

阳陵泉能治哪些病?跨越时空的疗效验证

《针灸大成》里3处总结了阳陵泉的主治病症,从“冷痹偏风,霍乱转筋”到“膝肿并麻木,冷痹及偏风”,再到更全面的“膝伸不得屈,髀枢膝骨冷痹”等,涉及范围之广,令人惊叹。

仔细分析,它的治疗作用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作为八脉交会穴之筋会,就像掌管筋肉的“大管家”,凡是筋病都归它管。书中4处强调它是筋会,明确“筋病治此”。二是作为胆经合穴,当胆经经气不畅,沿线出现病变,它也能“大显身手”,5处记载确认了它的这一重要身份。

现代研究也不断证实着阳陵泉的神奇疗效。李思慧等用数据挖掘技术发现,现代它主治以运动系统病症为主,神经系统、消化系统病症也占比较高。钟美玲等研究指出其单穴和配伍的优势病症,涵盖胆绞痛、胁痛等多种疾病。

肢体不遂:能否助力身体重获自由?

中风:书中6处提到阳陵泉可治中风或半身不遂,还给出了具体的配穴和针刺顺序。先刺健侧扶正,再刺患侧祛邪,就像一场精心策划的“作战方案”。现代医学研究也表明,针刺阳陵泉能调节脑区,促进中风患者运动功能恢复,这古代智慧与现代科学的奇妙呼应,实在令人称奇。

手足疾病:8处记载其治疗手足挛急,针对不同病因,采用针刺或艾灸的方法,就像为每个患者量身定制的“专属方案”。治疗手足颤动、瘙痒、寒热等问题,也都有它的身影。曹丽颖用齐刺阳陵泉治疗腓总神经麻痹,有效率达83.33%,再次证明了它的独特疗效。

痛症:能否为疼痛按下“暂停键”?

膝痛:9处记载其治疗膝痛,火针、温针灸、针刺等多种方法齐上阵,应对热痹、肾虚酸痛等不同病症。现代研究也证实,温针灸阳陵泉能促进血液循环,减轻膝关节疼痛,就像给膝盖敷上了温暖的“治愈贴”。

胁痛:11处提到阳陵泉治疗胁痛,无论是哪种原因引起的胁肋疼痛,它都能“挺身而出”。现代研究发现,它在胆囊疾病治疗方面也效果显著,这古老穴位与现代病症的奇妙“对话”,让人不得不感叹中医的博大精深。

腰痛:3处记载其治疗腰痛,配合其他穴位,对不同类型的腰痛都有疗效。李锡等的研究显示,针刺联合整脊疗法,总有效率高达97%,疗效惊人。

其他痛症:治疗冷风湿痹、肢节烦痛、头痛等,阳陵泉也都参与其中。现代研究也从分子层面揭示了它的镇痛机制,这微观世界与古老穴位的联系,充满了神秘色彩。

麻木:能否驱散肢体的“阴霾”?

古籍记载治疗四肢麻木的方法,现代学者也认可阳陵泉在治疗下肢筋脉麻木方面的重要作用,透刺阳

文档评论(0)

梦想再现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专业的开发设计师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