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PAGE4
2025马克思主义解释学的开端:以马克思博士论文为核心的考察
当我们翻开哲学的厚重史册,试图探寻马克思主义解释学的源头时,目光总会不自觉地聚焦于马克思的博士论文。这篇看似诞生于青年时期的学术成果,究竟为何能成为马克思主义解释学的起点?它又蕴含着怎样的思想密码,影响着后世哲学的发展轨迹?带着这些疑问,让我们深入剖析其中的奥秘。
解释学:古老而深邃的思想长河
解释学,这个听起来颇为专业的词汇,说白了就是一门研究理解、解释的学问。在中西方哲学的浩瀚星空中,它早就是一颗闪耀的星辰。从古代中国的训诂之学,到西方古希腊时期对经典文本的解读,解释学始终伴随着人类对世界、对自我的认知探索。
自19世纪初起,众多哲学巨匠如接力赛般推动着解释学的发展。施莱尔马赫、狄尔泰为其奠定基础,海德格尔、伽达默尔使其迎来重大变革,哈贝马斯、利科等又为它注入新的活力。伽达默尔曾说,解释学究其根本而言就是宣告、口译、阐明和解释的艺术。在这些哲学家的努力下,解释学逐渐成为当代西方哲学中一股不可忽视的重要思潮。
有趣的是,在解释学发展的历程中,曾发生过许多学术争论。就像不同的厨师对同一道菜有着不同的烹饪理念,哲学家们对于解释学的方法、目的也各执一词。这些争论看似激烈,却如同碰撞的火花,照亮了解释学前进的道路。
而在这片思想的海洋中,马克思主义解释学也在不断发展壮大。20世纪60年代,哈贝马斯通过与伽达默尔的论争,提出具有马克思主义特色的批判解释学;1973年,桑德库勒主张建构一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解释学;1981年,詹姆逊提出建构正统马克思主义解释学的事业。在我国,俞吾金、张一兵等学者也对马克思主义解释学展开了深入研究。这些都表明,马克思主义解释学已然成为哲学研究领域中备受瞩目的焦点。
马克思主义解释学的开端:为何是博士论文?
(一)青年马克思的解释学自觉
1841年,青年马克思在耶拿大学完成的博士论文《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看似只是一篇学术习作,实则蕴含着巨大的思想能量。这篇论文不仅是马克思哲学思想的开端,更是马克思主义解释学的源头。
从主观动因来看,青年马克思展现出明确的解释学自觉。他强调“对当代的斗争和愿望作出当代的自我阐明(批判的哲学)”。这里的“阐明”,就像是给模糊的世界图景加上清晰的注释,历史与精神不会自动进入人们的思维,需要我们去解释、理解。而且,这种阐明不是来自权威的灌输,而是源于自我的能动性,是“自我阐明”。马克思还特别指出,这种阐明要立足当代,让传统理论在当代哲学的审视下接受检验,这与伽达默尔解释学中的核心观点不谋而合。
突然想到,就像我们阅读经典文学作品,不同时代的读者会有不同的理解。马克思正是意识到,每个时代都需要以自己的视角去解读世界,这才有了他独特的解释学意识。
(二)作为方法论工具的解释学
在客观历史层面,解释学是马克思从事哲学研究的得力工具。格姆科夫在《马克思传》中提到,马克思读书时会做详细摘录,并写下感想和批判性评语。这看似简单的读书方法,实则蕴含着解释学的智慧。摘录基于他的前理解结构,是读者与文本的一次思想碰撞;而写下评语,则是在创造知识。
马克思在写给父亲的信中,也提到自己养成了做读书笔记的习惯,还进行翻译工作。翻译作为解释学的重要方法,帮助他更深入地理解不同的思想。吴晓明曾说,马克思的哲学活动从阐释和批判古希腊自我意识哲学发端。由此可见,马克思博士论文正是他运用解释学方法,对古希腊哲学进行深入研究的成果,是马克思主义解释学的开端。
但这里也存在一个有趣的逻辑反差,马克思用解释学方法研究哲学,试图揭示真理,可解释学本身又带有主观性,这会不会影响他对真理的探寻呢?这个问题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
马克思主义解释学方法论:批判主义究竟为何物?
(一)批判:马克思哲学思想的源泉
青年马克思曾宣告“要对现存的一切进行无情的批判”。回顾他的著作,批判的身影无处不在。从早期的博士论文隐含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到后来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等,再到《资本论》《哥达纲领批判》,批判贯穿了他哲学思想发展的始终。可以说,批判是马克思哲学思想发展的创造源泉。
在博士论文中,马克思对“黑格尔对伊壁鸠鲁的批判”进行“反批判”,实现了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这就像一场思想的博弈,马克思在批判中不断探索,寻找新的理论突破。
(二)批判主义的四大特征
马克思博士论文中的批判主义呈现出马克思主义解释学方法论的四大基本特征。批判即解释,马克思的思想在批判与解释中逐步形成,二者缺一不可;批判即创造,与教条主义不同,批判主义推动着思想的创新;批判即革命,马克思的批判指向旧世界,致力于实现现实的变革;批判即实践,批判的最终目的是建设新世界。
哈贝马斯的批判解释学也深受马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