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课外古诗词诵读
◎文化自信:体会词人情感,热爱中华优秀诗词文化。
◎语言运用:朗诵诗词,熟读成诵。
◎思维能力:把握词作大意,感悟其中表达的情感和蕴含的哲理,学习鉴赏词的技巧。(重点)
◎审美创造:感受宋词的语言美、意境美、情感美。(难点)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激情导入
唐诗宋词,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两座并肩而立的高峰,一座交汇着现实和浪漫,一座辉映着婉约与豪放。之前,我们学习了不少唐诗,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宋词,一起来感受飞扬着轻灵,氤氲着温柔的宋词之美。。
浣溪沙
一、知人论世,走近词人
1.作者简介
课件出示:
晏(yàn)殊(991—1055),字同叔,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与其子晏几道在当时北宋词坛上被称为“大晏”和“小晏”。2.背景介绍
课件出示:
晏殊生于北宋承平之时,年少得志,后官至宰相,政事之外,过着“惟喜宾客,未尝一日不晏饮”的生活。这首词大约作于宴饮歌乐之后。
【设计意图】让学生初步了解词人和作词背景,有助于学生理解词意,把握词人的情感。
二、读通,感知词作内容
1.读准字音、节奏
教师范读《浣溪沙》,同桌互读,小组评读,感知词的韵律特点。
师指导:诵读时宜用婉转低吟的语气,读出淡淡的忧伤之感。朗读时要抓住“曲”“气”“旧”“下”“几”“可”“落去”“燕”“径”等仄音来读,这样整体的韵律感就出来了。
2.读懂诗词大意
(1)结合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这首词的大意并质疑。
(2)小组交流并释疑。
3.读出意境画面
提示:阅读要读出情味,边读边体味,边体味边想象,尝试还原词句呈现的画面,想象词人当时的情态。
【设计意图】反复诵读,让学生与词作对话,感知词作韵律和节奏,读出情味。同时初步感知词作内容,为下文理解诗人情志作铺垫。
三、品读,揣摩词人之意
设问1:词人徘徊于小园香径,精心选择了哪些景物来写?
预设选了酒、亭台、夕阳、落花、归燕等景物来写。
设问2:词人写这些眼前景物,流露出怎样的情感?试结合具体词句分析。
预设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新词“一曲”,清酒“一杯”,孤单冷寂。新词旧景对比,抒发了物是人非的惆怅之情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夕阳西下几时回!(“夕阳西下”是无法阻止的,只能寄希望它东升再起。“几时回”三字,所折射出的似乎是一种期盼其返却又深知难返的淡淡闲愁。)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花落”是伤春,流露了对繁华易尽的“无可奈何”;“燕来”则传达出看到旧识重来的欣喜。惋惜伤感与通达欣慰交织在一起,融入花开花落、燕去燕来等景物中,透露出一种生活哲理:一切都必然会消逝,但在消逝的同时仍有美好事物再现。)
小园香径独徘徊。(“独”字写出了词人独处时的寂寞,暮春已至,时光流逝,词人生出悲凉之感。“徘徊”运用动作描写,生动形象地表现出词人对美好春光的留恋和对年华易逝、美好不再的怅惘、伤感及孤独寂寞之情。)
设问3:全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
预设全词表达了词人伤春惜时之情和对年华易逝的感伤之情。
设问4:这首词多处用到对比的写法,请你找出其中的一个例子,并简要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预设“新”与“旧”对比。好处:“新”是唱新词,“旧”是饮酒唱词时的环境——旧亭台,新词与旧景对比,抒发了物是人非的怅惘情思。(或“去”与“来”对比。好处:“去”是花落去,“来”是燕归来,“来”“去”对比,抒发了时光流逝的惋惜之情。)
教师小结:这首词之所以脍炙人口,广为传诵,根本原因在于情中有思。本词似乎于无意间描写司空见惯的景象,却有哲理的意味,启迪人们从更高层次思索宇宙、人生的问题。词中含蓄地涉及时间永恒而人生有限这样深广的哲理,也让读者更加感到时间的宝贵,从而想要珍惜眼前的一切,活出自己的精彩。
【设计意图】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通过让学生抓取关键词句来理解词人的情感,不仅有的放矢,也能提升学习的效率。
【板书设计】
采桑子
一、知人论世,走近词人
1.作者简介
课件出示: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号六一居士,谥(shì)号文忠,吉州永丰(今属江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后人将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合称为“千古文章四大家”。
2.背景介绍
课件出示:
欧阳修曾任颍州(今安徽阜阳)知州,喜爱那里的民风、景物,晚年辞官退休后便定居此地,曾作《采桑子》十首,歌咏颍州西湖四时美景,抒发恬淡安适情怀。每首词第一句的最后三个字都是“西湖好”。这是十首词中的第一首。
【设计意图】了解作者,熟悉背景,才能更好地理解诗词,把握词人的思想感情。学习前先让学生了解词人的有关情况和写作背景,为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
二、读通,感知词作内容
1.读准字音、节奏
(1)教师范读《采桑子》,同桌互读,小组评读,感知词的韵律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5秋)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教案.docx
- (2025秋)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教案.pdf
- (2025秋)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背影》教案.doc
- (2025秋)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背影》教案.pdf
- (2025秋)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短文二篇》教案.doc
- (2025秋)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短文二篇》教案.pdf
- (2025秋)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教案.docx
- (2025秋)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教案.pdf
- (2025秋)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回忆鲁迅先生(节选)》教案.docx
- (2025秋)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回忆鲁迅先生(节选)》教案.pdf
最近下载
- 广场维修工程的施工方案(3篇).docx VIP
- 工学一体化课程《小型网络管理与维护》任务1单元3教学单元活动方案.docx VIP
- 《教父(1972)》完整中英文对照剧本.pdf VIP
- 儿童小区玩耍安全教育.pptx
- 第29讲 糖类 油脂 蛋白质 高分子材料 学案(含答案)2026届高三化学一轮总复习.doc VIP
- 全国各地生物中考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试题.pdf VIP
- 2007年公路勘测规范.pdf VIP
- 幼儿园课程故事:昆虫探秘之旅.pptx VIP
- 《机械安全+安全防护的实施准则GBT+30574-2021》详细解读.pptx
- 第28讲 烃的衍生物 学案(含答案)2026届高三化学一轮总复习.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