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桂的鉴定95课件.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肉桂的鉴定;一、来源鉴别;【产地】主产于广东、广西、云南。多为栽培。

【采收加工】春、秋季采收,以秋季采者香气浓、质量好。于秋分后剥取栽培5~6年的干皮和枝皮,晒1~2天,卷成筒状,阴干,称“油桂筒”或“官桂”;剥取10余年生的树皮,将两端削成斜面,夹在木制的凹凸板中,压成两侧向内卷曲的浅槽状,称“企边桂”;剥取老树近地面的干皮,置木夹内晒至九成千,取出纵横堆叠,加压,约一个月完全干燥,称“板桂”;桂皮加工过程中余下的碎块称“桂碎”,多供香料用。

;【性状】“企边桂”呈两侧略内卷的浅槽状,两端斜削,“油桂筒”多呈卷筒状,长30一50cm,宽或筒径3~10cm,厚2—8mm。外表面灰棕色,有不规则的细皱纹及横向突起的皮孔,有时可小,层纹明显,微木化;油细胞随处可见,较韧皮薄壁细胞稍大;尚有粘液细胞。所有薄壁细胞均含淀粉粒。;二、性状鉴别;;;横切面

①木栓层宽数列细胞,最内层木栓细胞的外壁增厚,木化。

②皮层较宽,散有石细胞、油细胞及粘液细胞。

③中柱鞘部位有石细胞群,排列成断续的环层。外侧有少数纤维束伴存,有的石细胞外壁较薄。

④韧皮部约占皮厚的l/2,射线宽1~2列细胞,含细小草酸钙针晶,韧皮纤维常单个散在或2~3个成群,壁极厚,胞腔极小,层纹明显,微木化;油细胞随处可见,较韧皮薄壁细胞稍大;尚有粘液细胞。

⑤薄壁细胞中含淀粉粒。;肉桂横切面组织构造;木栓层;皮层纤维束;皮层油细胞;皮层石细胞;韧皮纤维束;韧皮部油细胞;1.射线2.针晶束;石细胞;粉末;红棕色,有浓烈香气。(1)纤维多单个散在,呈长梭形,边缘微波状,长195~680μm,直径24~50μm,壁极厚。(2)石细胞类方形或圆多角形,直径32~88μm,常三面壁增厚,一面壁菲薄。(3)油细胞类圆形或长圆形,直径68~108μm,含淡黄色油滴。(4)草酸钙针晶细小,于射线细胞中较易察见。(5)木栓细胞表面观呈多角形,有的壁稍厚或三面较厚,具单纹孔,含红棕色物质。此外尚可见淀粉粒。;石细胞;木栓细胞;木栓细胞;纤维;纤维;油细胞;油细胞;【化学成分】含挥发油1%一2%,油中主要成分为桂皮醛(75%~85%),并含少量乙酸桂???酯、丁香酚、桂皮酸、苯丙酸乙酯;另含二萜类化合物桂二萜醇、乙酰桂二萜醇、肉桂萜醇A、B、C1~C3、D1~D4、E及其葡萄糖甙;此外,尚含香豆素、胆碱、香草酸、原儿茶酸、儿茶精、表儿茶精、前矢车菊素B2和B4、β—谷甾醇等。尚从肉桂水提物中分得抗溃疡成分肉桂甙、桂皮甙、3—(2—羟苯基)丙酸及其葡萄糖甙,2种有网状内皮系统激活作用的多糖。;

挥发油(肉桂油),油中主成分为桂皮醛及少量醋酸桂皮酯。按挥发油测定法(乙法)测定,本品含挥发油不得少于1.2%(ml/g);按高效液相色谱法依法测定,本品含桂皮醛不得少于1.5%。;【理化鉴别】

1.取粉末少许,加氯仿1mi浸渍,吸取氯仿液2滴于载玻片上,待挥干,滴加10%盐酸苯肼试液1滴,加盖玻片,显微镜下可见桂皮醛苯腙杆状结晶。

2.薄层色谱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桂皮醛)色谱相应的位置上,应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3.检查水分不得过15.0%(甲苯法);总灰分不得过5.0%。

;【功效】性大热,味辛、甘。能温肾助阳,散寒止痛,活血通络。用于阳痿,宫冷,心腹冷痛,虚寒吐泻,经闭,痛经。用量l~4.5g。

文档评论(0)

vermonth155-2娟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专注ppt课件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46135067000064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