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经典研习
普通高中新课程
新教材教学设计语文学科
漫溯诗歌长河,寻美诗意国度
——诗意的探寻
学校:
1/7
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经典研习
漫溯诗歌长河,寻美诗意国度
——“诗意的探寻”单元教学设计
一、单元基本信息
学科
语文
实施年级
高二
设计者
使用教材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单元名称
第一单元“诗意的探寻”
单元课时
9课时
二、单元学习任务
(一)学习任务群
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一单元属于“中国传统文化经典研习”任务群,该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通过阅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品,增强文化自信,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本单元编排了七首古典诗歌,展现了诗歌不同时期、不同类型、不同体式的流变。语文选择性必修教材以“专题研习”构成单元,内容上突出专题性,学法上突出“研习”。根据教材导言和学习提示等,“诗意”是本单元的专题内容,“探寻”是研习的方法。学习本单元,我们要围绕“诗意的探寻”展开研习,品味诗歌之美,感受古人的悲欢喜乐,把握诗歌蕴涵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认识古典诗歌的当代价值,并且要结合学生以前所学了解中国古典诗歌的发展脉络,比较不同体裁的诗歌在节奏韵律、表现手法、艺术风格等方面的异同,开展群文教学。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三单元是“文学鉴赏与写作”任务群,人文主题是“生命的诗意”。学生通过魏晋至唐宋时期的八首经典诗词作品的学习,已
经掌握了古诗词鉴赏的基础知识,会写文学短评。同为古诗词单元,两者各有侧重,分别属于不同的学习任务群,本单元属于“中国传统文化经典研习”任务群,学习更侧重研习,突出阅读的深度。人文主题从“生命的诗意”转变为“诗意的探寻”,更凸显了对诗意表达方法和获取诗意途径的关注。引领学生从文学的诗意走向诗意的生活,真正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2/7
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经典研习
(二)单元研习任务分析
本单元的四个研习任务,都与“诗意的探寻”这一人文主题有紧密的联系,形成有机关联的整体。任务一聚焦古典诗词的当代价值,要求学生在诵读、欣赏本单元诗作的同时,结合过去所学,联系当下生活,思考古诗词在当下的意义。任务二聚焦本单元两首侧重叙事的诗作,要求学生梳理诗中的故事,比较异同,体会其艺术特点,意在让学生由此对中国古典诗歌的叙事风格有一个适当的把握。任务三聚焦诗歌的鉴赏方法,提示学生从意象的选择、意境的营造等角度人手,探究诗歌艺术手法的运用,进而欣赏其艺术魅力。任务四带有一定的拓展性和综合性,要求学生就课内或课外的一首作品写鉴赏文章,并全班合作,编辑成集,作为古典诗歌学习的阶段性成果。
(三)教材分析
本单元七首诗歌都具有丰厚的文化意蕴,所以在学习时,首先需要细细的咀嚼和品味,多方面探求作品的“诗意”;让学生品味作品时,要用心感受诗人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创作的心灵世界;同时跨越时空,探讨这些古典诗歌在当下社会的重要意义,认识古典诗歌的思想意义和审美价值。在品读、品味、感受、探讨中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独立阅读和鉴赏的能力,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文本能做出自己的分析和判断,努力从不同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本单元选取的七首经典诗歌,是不同时代、不同流派、不同诗体,不同情感的浓缩代表,同时又具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因此,在本单元教学中,我尝试用比较鉴赏的方法,去挖掘诗歌内涵,感受不同时期、不同风格、不同表现手法下诗人相似的情感。在研习中华传统文化经典中体味诗歌生命的诗意,感受诗人的精神世界,体会诗人对社会的思考和对人生的感悟,提高自身的修养和文化品味,从而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意识。
(四)单元学习任务
1.语言建构与运用:积累单元重点词语及诗句,梳理文言知识点,分析品读
3/7
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经典研习
诗词中文雅优美的语言,学习诗人书写的技巧。
2.思维发展与提升:梳理古典诗歌的发展脉络,比较探究诗歌的异同,认识古典诗歌的价值。
3.审美鉴赏与创造:品味诗歌之美,感受古人的情感,把握诗歌蕴含的传统文化精神,学会鉴赏和评论诗歌,撰写鉴赏文章。
4.文化传承与理解:梳理和积累文化知识,知人论世,理解诗人的精神追求和诗歌的当代价值,增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意识。
三、单元学习框架
1.任务层级
4/7
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经典研习
2.教学任务安排
层级任务
课时安排
教学内容
课时任务
执教人
认知:
第1课时
单元导读
赓续经典,发现诗词价值美
饶雁鸿
整体感知
感悟诗意
第2课时
《氓》《离骚》
解析风骚,品读诗歌雅正美
王天婵
探究:
第3课时
《氓》《孔雀东南飞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