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岳阳楼记考试试题.docVIP

2025年岳阳楼记考试试题.doc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岳阳楼记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

1.《岳阳楼记》的作者是()[单选题]*

A.欧阳修

B.范仲淹

C.苏轼

D.王安石

答案:B。原因:《岳阳楼记》是范仲淹的经典作品,这是文学常识。

2.“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中“具”的意思是()[单选题]*

A.具备

B.具体

C.通“俱”,全、皆

D.工具

答案:C。原因:在古文中“具”在这里通“俱”,表示全、皆的意思,这是古汉语中的通假字用法。

3.下列句子中,表现出范仲淹阔大胸襟的是()[单选题]*

A.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B.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C.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D.微斯人,吾谁与归

答案:A。原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体现了范仲淹不因为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的阔大胸襟,是一种超脱个人情感的境界。

4.《岳阳楼记》中描写洞庭湖在天气阴晦时的景象的句子是()[单选题]*

A.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B.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C.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D.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答案:B。原因:该选项中的句子描绘出了天气阴晦时,日月星辰无光,山岳不见,商旅不能前行,傍晚天色昏暗且有虎啸猿啼的凄惨景象。

5.在《岳阳楼记》中,“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中的“胜状”意思是()[单选题]*

A.胜利的形状

B.优美的景色

C.奇特的形状

D.盛大的状况

答案:B。原因:结合上下文可知,这里是说巴陵郡最美的景色就在洞庭一湖,“胜状”表示优美的景色。

6.《岳阳楼记》中表达作者政治抱负的句子是()[多选题]*

A.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B.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C.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D.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E.微斯人,吾谁与归

答案:BCD。原因:“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体现了范仲淹无论在朝为官还是远离朝廷都心怀忧虑,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则明确表达了他的政治抱负,忧在天下人之前,乐在天下人之后。

7.“沙鸥翔集,锦鳞游泳”中“锦鳞”指的是()[单选题]*

A.美丽的鳞片

B.锦缎做的鱼鳞

C.鱼

D.有彩色花纹的鳞片

答案:C。原因:在古文中“锦鳞”是借代的用法,用有色彩的鱼鳞来指代鱼。

8.“微斯人,吾谁与归”中的“斯”的意思是()[单选题]*

A.这,这种

B.那

C.他

D.句中无实义

答案:A。原因:“斯”在这里是代词,指代像前文提到的那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有远大抱负的人,即“这,这种”的意思。

9.《岳阳楼记》中“属予作文以记之”的“属”的读音和意思是()[单选题]*

A.shǔ,属于

B.shǔ,通“嘱”,嘱托

C.zhǔ,属于

D.zhǔ,通“嘱”,嘱托

答案:D。原因:这里“属”通“嘱”,是嘱托的意思,读音为zhǔ,这是古汉语中的通假字用法。

10.下列对《岳阳楼记》理解有误的一项是()[单选题]*

A.文章将记事、写景、抒情、议论融为一体。

B.文章骈散结合,节奏明快,语言凝练,富有感染力。

C.文章描绘了洞庭湖不同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对洞庭湖的喜爱之情。

D.文章表达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

答案:C。原因:文章虽描绘了洞庭湖景色,但主要目的不是表达对洞庭湖的喜爱之情,而是通过写景引出下文的抒情和议论,表达自己的胸襟和抱负等。

文档评论(0)

供应专业试卷资源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医学、教育专业试卷资源提供者。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