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而傳質速率與前述比較得(30)(31)(32)則增強因數γ的含意:γ=ayL叫膜內轉化係數,因最早是日本學者八田四郎次提出的,所以把γ又叫八田數。(33)(34)對於用膜模型求解快速1級反應,採用式(32)求E。當反應速度很大,反應在膜內進行,傳質速率受擴散控制.(35)如果,對這類快速1級反應,採用表面更新模型(Surfacerenewaltheory)和滲透模型(Penetrationtheory)求解時,要考慮濃度隨時間的變化,即非穩態過程:(36)(26)(37)(38)(39)(40)表面更新模型的增強因數計算式具有通用性,可用於膜模型和滲透模型E的近似計算,誤差不大,這裏γ與膜模型含意稍有不同,表示液面單元按不同年齡平均的轉化係數。(41)表11級反應,某些值下,二種模型的增強因數E?模型類別轉化係數0.10.20.512510膜模型1.00331.01331.08201.31302.07465.000510.000更新模型1.00501.01981.11801.41422.23615.09910.049特別是當γ5,γ0.2時,不在乎E的計算公式採取什麼形式都有E≈γ,或E≈1。3)均相慢速1級反應3)均相慢速1級反應討論慢速反應的原因:1)即使希望避開在傳質中發生慢速反應,但有必要瞭解這種漸近區—極慢反應,漸近的意思是表明用數學分析相當簡單的某些極限條件,例如當化學反應與擴散現象相比極快或極慢時,在數學上可作相當簡化處理。2)在某些情況下,選擇性除去某種組分的氣體處理過程,為了不使其他組分有足夠的除去,應使這些組分在溶劑中反應屬於慢速反應。3)對於伴有漿液的氣體處理過程,慢速反應是不可避免的。4)有時在實驗室實驗中必須建立慢速反應的條件,藉以用來測量化學溶劑的吸收時的享利係數。?5)還有一些工藝過程,如含氧微生物發酵過程,它在氣-液接觸過程中發生慢速反應,這類不屬於氣體的化學吸收。在慢速化學反應體制中,因為沒增強因數的影響,E=1,化學反應唯一作用是對推動力有所影響。若化學反應很慢,可以忽略膜內所發生的反應,而假定全部反應在液體的主體中進行。物質A通過膜的傳遞液相主體中的反應掉ACe:反應到最後剩餘的A組分的平衡濃度。如果反應進行得完全,Ce可看作零,大多數情況下Ce的值是很小的,計算時可忽略。(42)(43)穩態情況下的物料衡算:穩態條件下的傳質過程,上面兩式相等:θ:1m2接觸表面的液體體積m3/m2(為了統一單位而引入)(44)或N=θk1CL討論:①若θk1《kL,主體中A的濃度CL≈Ci,傳遞過程為反應控制(45)②若θk1≈kL則③若θk1》kL即液相主體中的反應速率大於膜內的品質傳遞速率,傳遞過程為擴散控制則變成一般的物理吸收。由γ的定義可以判斷反應是完全在液體主體內發生(γ0.3)或完全在邊界層內發生(γ3)的一個准數。若0.3γ3,則液體主體內及在膜內的反應都是重要的。γ0.3
4)均相2級反應
實際的化學吸收過程中二級反應最為常見,如CO2+2NaOH→Na2CO3+H2O(46)若組分B的濃度均勻,等於主體濃度,且一直不變,則可以看成准一級反應,若考慮CB的濃度變化,則方程的解析解是非常複雜,現在介紹由VanKrevelen等的近似解。其中若組分B的濃度均勻,等於主體濃度,且一直不變,則可以看成准一級反應,從1級反應的結果得到啟發,2級反應的膜內轉化係數也可表示如下膜內B的平均濃度。擴散係數比計量濃度比其中(47)令由於中包含了E,所以不能直接求取,VanKrevelen用曲線圖的形式表示出E與和m之間的關係。(48)E=計算式具有通用性,可用於膜模型和滲透模型E的近似計算,誤差不大,特別是當γ5,γ0.2時,不在乎E的計算公式採取什麼形式都有E≈γ,E≈1。*Chemical(reactive)Absorption
化學吸收2.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