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选】结核性脑膜炎的诊断与治疗PPT资料.pptVIP

【优选】结核性脑膜炎的诊断与治疗PPT资料.ppt

  1. 1、本文档共4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结核性脑膜炎的诊断与治疗文档ppt;概述;发病机制;病理;临床表现;神经系统症;临床表现;早期(前驱期);中期(脑膜刺激期);晚期(昏迷期);不典型结脑;诊断;病史;临床表现;脑脊液检查;2.主要症状为性格改变,如少言、懒动、

①早期出现脑实质损害者,表现为舞蹈症或

发热不明显,颅内压显著增高,头痛剧烈,与脑膜炎的其他表现不平衡;

专家共识和临床指南均一致建议:

英国抗感染学会(BritishInfectionSociety)公布的结核性脑膜炎治疗指南将异烟肼、利福平和吡嗪酰胺列入核心抗结核药物;

T细胞分泌的IFN-γ的含量(pg/mL)

易倦、烦躁、易怒等;

晚期结脑发生后遗症者约占2/3,而早期结脑后遗症甚少。

早期诊断和合理治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脑脊液:压力增高,白细胞数十至数百,蛋白增高,糖显著降低。

结核性脑膜炎同样适用早期、足量、联合、规则、全程治疗原则,选择具有杀菌、灭菌作用且血-脑屏障通透性良好的药物。

分泌IFN-γ的T细胞的数量(斑点数量)

中毒症状:不规则低热、盗汗,伴纳差、全身乏力、精神萎靡,亦可伴电解质紊乱,尤以低钠血症多见。

提出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异烟肼+利福平(2HRZE/10HR)治疗方案,必要时可延长疗程。

肉眼判读或放大镜、斑点仪

蛋白:中度增高(1-2g/L);

TB-SPOT灵敏性高于T-SPOT,对结核性脑膜炎诊断价值更高;细胞因子测定;;其他检查;影像学检查;;顽固性便秘、高颅压、脑膜刺激征、颅神

全身性粟粒性结核病的一部分。

腺苷脱氨酶(ADA)活性测定:早期诊断方法

用INH,RFP或EMB,疗程9~12个月。

由于结核性脑膜炎早期诊断困难且病残率和病死率极高;

结核菌素试验阴性,抗结核治疗无效。

脑积水、脑实质损害、脑出血及颅神经障碍;

3.侧脑室穿刺引流

肿瘤坏死因子(TNF-α)

稀释性低钠血症:室上核、室旁核病变,垂体分泌抗利尿激素↑,造成稀释性低钠。

联合使用INH、RFP、PZA及SM,疗程;(二)病毒性脑膜炎

夏秋季多发,病前多有腹泻或上感病史;

急骤起病,高热伴肌肉酸痛,多自限性;

伴有病毒感染症状;

脑脊液压力正常或略增高,外观无色透明,细胞数50~200×106/L,淋巴细胞为主,蛋白质一般不超过/L,糖、氯化物正常。;起病更缓,病程更长,临床及CSF酷似结核;

多有长期使用抗生素、免疫抑制剂史、鸽粪接触史;

发热不明显,颅内压显著增高,头痛剧烈,与脑膜炎的其他表现不平衡;

可有视力障碍;

脑脊液:压力增高,白细胞数十至数百,蛋白增高,糖显著降低。墨汁染色可找到厚荚膜圆形发亮的菌体;

结核菌素试验阴性,抗结核治疗无效。;(四)脑肿瘤

无发热及感染症状;

少见抽搐及昏迷;

颅内高压症状明显,与脑膜刺激征不相平行

PPD阴性;

脑脊液改变轻微,多为正常;

脑部CT扫描或磁共振(MRI)有助于诊断。;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脑脊液改变;并发症及后遗症;一般及对症治疗

卧床休息,细心护理

保证足够热量

经常变换体位

纠正水、电解质紊乱

抗惊厥治疗

;纠正水、电解质紊乱;;血脑屏障通透性;;;;合理联合用药;抗结核治疗

原则:联合应用易透过血脑屏障的抗结

核杀菌药物,分阶段治疗。

强化治疗阶段:

联合使用INH、RFP、PZA及SM,疗程

3~4个月。

巩固治疗阶段:

用INH,RFP或EMB,疗程9~12个月。;警惕抗结核药物耐药;高颅压治疗

1.脱水剂20%甘露醇

2.利尿剂乙酰唑胺

3.侧脑室穿刺引流

4.腰穿及鞘内注药

5.分流手术

;腰穿减压及鞘内注药;感谢观看

文档评论(0)

188****096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