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影响胃肠系统的制剂中毒的护理.docx

主要影响胃肠系统的制剂中毒的护理.docx

此“医疗卫生”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PAGE1页共NUMPAGES1页

主要影响胃肠系统的制剂中毒的护理

一、疾病概述

(一)定义

主要影响胃肠系统的制剂中毒是指由于口服、注射或其他途径摄入了过量或不当使用对胃肠系统有毒性作用的药物、化学物质或生物制剂,导致胃肠黏膜损伤、功能紊乱,甚至引发全身性中毒反应的病理过程。这类中毒可能由单一制剂引起,也可能由多种制剂联合作用引发。其临床表现多样,从轻微的消化不良到严重的肠穿孔、休克等,需要及时识别和处理。

(二)病因

1、意外中毒

(1)儿童误食:由于儿童好奇心强,且药物常放在家中,容易误将成人药物或儿童不宜使用的制剂当作糖果或饮料误食。尤其是一些外观颜色鲜艳或味道甜美的药物,更易引起儿童误食。例如,X家中的成人止痛药被3岁孩子误食,导致急性胃肠道刺激和出血。

(2)老年人用药不当:老年人常患有多种慢性病,需要同时服用多种药物,药物相互作用或过量服用风险增加。此外,老年人视力下降、记忆力减退也可能导致漏服、错服或重复服药。X因同时服用多种心血管药物,自行加量导致胃肠道严重中毒。

(3)自杀或自残行为:部分人群因心理问题或精神疾病,可能通过服用过量制剂进行自杀或自残。这类中毒往往剂量巨大,病情危重,需要紧急抢救。

2、职业性中毒

(1)药物研发或生产人员:在药物研发、生产、质检等环节,工作人员可能因操作不当、防护措施不足或意外泄漏,导致制剂吸入、皮肤接触或误食。例如,X在配制高浓度胃肠道刺激剂时,因手套破损导致皮肤大面积吸收中毒。

(2)实验室工作人员:实验室人员在处理有毒制剂时,若防护设备不足或操作不规范,也可能发生中毒。X在实验过程中不慎将强酸溅入眼睛,导致眼部和胃肠道同时受损。

3、医疗错误

(1)用药剂量错误:医生或药剂师在开具处方或配药时,可能因计算错误、笔误或对药物特性不了解,导致患者服用过量。X因医生误写剂量,服用双倍剂量药物后出现严重胃肠道反应。

(2)药物相互作用:多种药物同时使用时,可能产生协同毒性作用,加重胃肠道损伤。X同时服用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和抗凝药,导致胃肠道出血加剧。

(三)发病机制

1、局部刺激与腐蚀

(1)强酸强碱类制剂:如强酸、强碱、某些腐蚀性药物(如来苏水、氢氧化钠等),直接接触胃肠黏膜后,可引起化学性烧伤、坏死和穿孔。X误服浓硫酸后,胃镜检查显示胃黏膜广泛溃疡和穿孔。

(2)刺激性药物:如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过量时)、某些化疗药物,虽然腐蚀性不强,但长期或大量使用仍可导致胃黏膜慢性损伤、炎症和出血。X长期大量服用阿司匹林,最终发展为胃溃疡和慢性胃出血。

2、血管损伤与缺血

(1)药物引起的血管收缩:某些药物(如去甲肾上腺素、血管收缩剂)可能引起胃肠血管痉挛,导致局部缺血、坏死。X因高血压急症使用去甲肾上腺素后,出现腹部剧烈疼痛和肠鸣音消失。

(2)抗凝药或抗血小板药:如华法林、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可抑制血小板聚集或干扰凝血机制,导致胃肠道黏膜自发性出血。X服用华法林期间,因饮食不当(高维生素K食物)导致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过高,出现多次胃肠道出血。

3、免疫与炎症反应

(1)药物变态反应:部分患者对某些药物产生过敏或免疫反应,导致胃肠道炎症、溃疡或出血。X服用某种抗生素后出现过敏性肠炎,表现为腹泻、腹痛和便血。

(2)自身免疫性损伤:某些药物可能诱发自身免疫性疾病,如药物性狼疮,累及胃肠道。X服用某类除草剂后,出现系统性红斑狼疮,伴有胃肠道溃疡和吸收不良。

4、神经毒性作用

(1)影响胃肠动力:某些药物(如某些抗生素、抗抑郁药)可能抑制胃肠蠕动,导致麻痹性肠梗阻。X服用大剂量四环素后,出现腹胀、呕吐和停止排便排气。

(2)中枢神经系统影响:部分药物可通过血脑屏障,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对胃肠功能的调节,如吗啡类镇痛药可引起胃肠道蠕动减慢、括约肌痉挛。

(四)流行病学特点

1、年龄分布

(1)儿童:0-6岁儿童是制剂中毒的高发人群,尤其是1-3岁幼儿,因好奇心强、自控能力差且药物常放在显眼位置。据统计,儿童制剂中毒占所有中毒事件的25%-30%。X社区近五年儿童中毒事件中,5岁以下占比38%,主要误食成人止痛药和感冒药。

(2)老年人:60岁以上老年人制剂中毒发生率同样较高,主要与多种慢性病共存、药物使用种类多、认知功能下降(如视力模糊、记忆力减退)有关。X医院老年科收治的制剂中毒患者中,65岁以上占42%,其中一半为同时服用5种以上药物的患者。

2、性别差异

(1)女性:女性因月经病、更年期综合征、情绪问题等,用药种类和频率可能高于男性,因此制剂中毒发生率略高于男性。X某项研究显示,女性制剂中毒患者占所有中毒事件的52%。

(2)男性:男性制剂中毒多与意外事故(如药物存放不当)、自杀行为或职业性暴露有关。X某精神科医院数据显示,男性自杀

文档评论(0)

办公文档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提供办公文档、医学文档,医学课件等文档写作服务。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