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线问题探讨及解决方式.ppt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结合线问题探讨及解决方式主讲人:陈介聪凯华公司内部训练教材

目录:一、结合线的形成与原因page1~8;二、结合线的改善方式page9;二~1、调整壁厚,改变结合线位置page10~14;二~2、调整熔合角度加上排气装置,提升结合线程度page15~17;二~3、进料口移位或尺寸变更,改变结合线位置page18~24;二~4、追加冷料区,排除冷料,提升结合线程度page25~31;二~5、追加辅助流道,提升结合线程度page32~33。三、MoldFlow的料口设计原则page34~36。

1/结合線與熔合線(WeldLine和MeldLine)當兩個流動前端相遇時就會產生熔接線,如左圖,因此在多澆口系統中熔接線很難避免,熔接線除了在視覺上難看以外,由於應力集中,容易使成品品質惡化。熔接線雖然不易消除,但是經由電腦分析,我們可以將其設計在比較不影響的位置,這樣就不會造成成品外觀及內部結構的不良。澆口位置及澆道尺寸大小也與熔接線的位置有很大的關係。熔接線(WELDLINES)01熔合線與熔接線非常類似,差別只是當兩個流動前端相遇後,原料沿著相遇的位置往前流動而形成熔合線。熔合線(MELDLINES)02

2/结合線or熔合线发生原因长城后门板结合线

53/材料树脂名射出压力(kg/cm2)L/TPE1500500280~250140~100PP1200700280~240240~200PS900300~280尼龍900320~200POM1000210~110硬質PVC13001200900700170~130160~120140~100110~70軟質PVC900700280~200240~160PC13001200900160~120150~120130~90ABS280~160一、各成形材料的L/T与射出压力关系

64/一、Gate数量及位置在選擇料口數目時,可以將整個模穴部份分隔成幾個區間(submoldings),如圖40,分隔的原則如下:1.每一個區間有相同的體積。2.每一個區間有相同的壓力降。3.溶接線及溶合線的位置必須在最不會影響成品品質的區域。4.避免滯流效應。5.避免逆流效應。在這個簡單的範例中,料口數目及位置的選擇必須符合P1=P2的要求。

5/一、料口位置在訂定料口位置時,我們必須根據流動平衡的原則,確保充填時模穴內部塑料的每個流動路徑都能保持相同的時間及壓力,應用這個原則,我們也可以判斷出理想的料口數目。簡單的模穴形狀:圖47~49是充填T形模穴時的幾種料口位置選擇方式,圖47的充填方式可以達到流動平衡,但是充填路徑較長,需要比較大的充填壓力。圖48中的料口位置選擇在中央部份,可以避免充填壓力過高的問題,但是卻會造成流動不平衡。圖49中的料口位置選擇在T形的頂端部份,改變成品各部份的厚度,可以達成流動平衡。

6/一、流动模式模具設計的主要目的就是設計出平順的充填形態,也就是在充填過程中,塑料流動方向不改變而且流動前端能夠保持直線狀態。以下介紹一些能夠使流動前端保持直線狀態的澆道系統,這些系統是利用尺寸設計來控制澆道的溫度及流動形態。圖41表示單邊料口的充填方式,這種方式可以藉由尺寸設計達到流動平衡,也就是一般說的人工平衡,但是無法達到自然平衡。圖42表示料口在中心位置的熱料道或三板模的人工平衡充填方式。圖43表示雙邊料口的人工平衡充填方式,中間部份必須有排氣口。圖44表示扇形料口的充填方式,扇形料口在製造平板形的成品時是非常有效的,扇形的角度及厚度必須詳細計算,以確保流動前端能保持直線形狀,此外,由於扇形料口寬度大,可以設計的非常薄,而減少廢料。

7/一、复杂模穴形状的gate位置选择圖50~53是充填複雜模穴時的幾種料口位置選擇方式,圖50中我們採用三個料口從圖面的下方注入,很明顯的,由於充填區域不同,A料口的尺寸必須大於B料口,這會產生一些問題點,第一個是逆流問題,由於AB料口的距離近,A料口流出的塑料會與B料口產生逆流效應,使B料口附近的區域過度充填。即使我們調整AB間的距離,問題仍然存在。如果改變料口位置從另一面充填,如圖51所示,將會產生另一個問題:溶接線位置恰好在成品最薄部份的中心線上。如果改變料口位置如圖52所示,利用輔助流道來增加B料口的充填區域,也會產生另一個問題:輔助流道會具高方向性,難以剪斷。如果我們將模穴分成三個區間,使每個區間的體積及壓力相等,如圖53所示,將可以得到較佳的充填形態。

8/1滞流效应的对应2圖55~57表示採用多料口的方式以避免滯流效應的例子,在圖55及56中我們分別由A及B的料口處開始充填,由於整個充填過程很明顯地前後分成厚薄兩個區域,導致滯流現象。在圖57中我們將模穴分成兩個區間,使用兩個料口進行充填,此外,為了避免溶接

文档评论(0)

135****390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