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上饶市信州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docxVIP

江西省上饶市信州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学业质量评价

七年级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本大题共6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4分)

历史的星空,因有众多杰出人物而光辉灿烂,他们的英雄事迹令人热血澎湃。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得以从无数磨难中跋涉而来,正是因为一代又一代有志之士鞠躬尽瘁,以已之力锲而不舍地投身到民族复兴的历史浪潮中。英雄,就是拥有一颗有担当的责任心的普通人,他们所做的事情,也许不是妇①皆知,但每一位坚守岗位、默默付出的平凡人都是当之无愧的英雄,他们堪称时代的奠基者,他们也被这世界照得②。

1.请将文中加点字注音和填入横线①处的字分别写在下面横线上。(2分)

(1)(2)

2.填入文中横线②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光芒万丈B.锋芒毕露C.气冲斗牛D.慷慨淋漓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5题。(4分)

荷在我国有几千年的栽种历史,民间还特定农历六月二十四日为荷花的生日。荷有许多别名()莲花、芙蕖、泽芝、菡萏、芙蓉等。光看这些美丽的名称,就足以激发文人的诗兴。所以自人类有文学以来,荷花就不断被文人墨客所青睐。

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如《诗经》中有两首写到荷花,《楚辞》中有十一首写到荷花,汉代诗歌中有四首写到荷花……到了唐代,咏荷诗有近两千首,约占全唐诗的十六分之一左右。,但主要还是由于荷花的自然美质,受到他们特别的怜爱,引起他们美的体验和感受,成为他们共同的审美观照的对象。而荷花作为诗人心灵的客观对应物,经过一代又一代的抒写,成为表达民族传统文化心理的特定意象。

3.文中画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正确的一项是()(1分)

A.到了唐代,咏荷诗有近两千首,约占全唐诗的十六分之一。

B.到了唐代,有近两千首咏荷诗,约占全唐诗的十六分之一左右。

C.到了唐代,咏荷诗有近两千首左右,约占全唐诗的十六分之一。

D.到了唐代,有近两千首左右的咏荷诗,约占全唐诗的十六分之一。

4.在文中括号内填入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1分)

A.,B.。C.;D.:

5.依次填入文中两处横线上的语句,衔接恰当的一项是()(2分)

①写到荷花的诗也是俯拾皆是②写到荷花的诗更是俯拾皆是

③这固然与唐人体物写志,无物不可以入诗的心理有关

④这由于与唐人体物写志,无物不可以入诗的心理有关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6.下列情境中的应对,最巧妙的一项是()。(2分)

热衷科幻的王夏夏同学看到正在阅读中华传统诗词的刘冬冬同学,说:“读这些传统诗词有什么用还是多看看科幻类作品吧,科技引领潮流,科技创造未来!”刘冬冬同学微笑着,对王夏夏同学说:“”

A.在浩如烟海的古诗文中,有许许多多描写家园的经典之作,更有无数爱国忧民、保家卫国的仁人志士,他们都是滋养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沃土!

B.‘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诗词表达的是文人心系天下的真情实感与责任担当,而科幻类作品都是编造的,纯属子虚乌有,看科幻作品是浪费时间。

C.科技固然是引领潮流的,但你不能只强调科技这一方面的内容,这样做是不对的,请你立即纠正。

D.‘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乘坐神舟驻足天宫的桂海潮送来中秋的宇宙级浪漫祝福,当科技乘上诗词的翅膀,你不觉得又增添了中华传统精神的力量吗

二、古代诗文阅读(本大题共6小题,计20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7~8题。(4分)

采桑子·彭浪矶①

朱敦儒

扁舟去作江南客,旅雁孤云。万里烟尘,回首中原泪满巾。

碧山对晚汀洲②冷,枫叶芦根。日落波平,愁损辞乡去国人。

【注释】①彭浪矶:在今江西省彭泽县长江南岸。靖康之变后,词人离开故乡洛阳南下避难,经江西彭浪矶前往两广途中,创作该词。汀州:水中小平地。

7.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上片中词人用长空中失群的旅雁和孤零飘荡的浮云比喻身世经历,将叙事、写景融为一体。

B.“万里烟尘”“泪满巾”写词人北望所见所感,取景阔大,声情悲壮,含蓄地抒发情怀。

C.下片点明了词人“辞乡去国”以来的心情,渐趋平缓的江波,衬托出词人不平静的心情。

D.全词景中含情,情中带景,于清婉中含沉重的伤时感乱之情,有沉郁悲壮之境界。

8.赏析“碧山对晚汀洲冷,枫叶芦根”中“冷”字的妙处。(2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1题。(10分)

李生论善学者

王生好学而不得法。其友李生问之曰:“或谓君不善学,信乎”王生不说,曰:“凡师之所言,吾悉能志之,是不亦善学乎”李生说之曰:“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盖学贵善思,君但志之而不思之,终必无所成,何以谓之善学也”王生益愠,不应而还①走。

居五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中小学教育教学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本人位于省会城市,中学高级教师,教龄21年,擅长教育教学类相关知识与技能。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