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升八语文衔接点05 诗歌鉴赏之理解内容 讲义(原卷+解释)2025年暑期七升八语文衔接 统编版.docxVIP

七升八语文衔接点05 诗歌鉴赏之理解内容 讲义(原卷+解释)2025年暑期七升八语文衔接 统编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2/NUMPAGES2

2025暑假七升八语文衔接衔接点讲义

05诗歌鉴赏之理解内容

1.掌握诗歌内容理解的基本方法(抓标题、注释、关键词、意象等);

2.通过对比分析、意象解读、语境联想,理解诗歌中景与事的关联、事与情的映射,提升“由表及里”解读诗歌内容的能力,能结合具体诗句概括诗歌主要内容或场景。

3.感受古诗“诗中有画,画中有情”的特点,体会诗人通过景事传递的生活体验与情感基调,养成“用心品读、以情悟文”的诗歌鉴赏习惯,激发对古典诗歌的热爱。

知识梳理

一、考点概述

怎么样才算读懂一首诗?

一是弄清楚诗写了什么(内容);二是弄清楚诗为了什么而写(情感);三是弄清楚诗是怎么写的(手法)。为此,读懂诗歌除必备的诗词基础知识积累外,还要“六必看”:

必看题目(题目常常是诗眼,或中心事件,有助于了解诗的题材及内容);

必看作者(知人论世,了解作者风格);

必看注解(可以借此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感情基调,难懂的知识典故等);

必看意象(意象传达出作者的抒情倾向,意象创设氛围,营造意境,突出形象);

必看名句(中心句、诗眼常常在此。诗歌鉴赏也常常是名句的鉴赏);

必看题干(题干的指向性很强,必须看清要求,必须结合原诗内容、题干作答,不能空洞的阐述概念。

答案必须有针对性、指向性,一定要问什么,答什么,要什么,给什么,这一点非常重要,可谓重中之重)。

二、技巧点拨

1.看标题,明意思。

“题者,额也;目者,眼也。”标题是文章的眼睛和文章的内容密切相关,往往是作品内容的高度概括,很多诗词标题就是文章的主旨。学生要明白标题在文章中的地位和作用,从阅读诗歌题目开始来读懂诗歌内容。如《天净沙·秋思》题目是“秋思”(“天净沙”是词牌名,与内容无关),交代了诗歌的主旨。

2.看注解(小序),探缘由。

诗歌是诗人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抒发的特定的情感,注释和小序往往解说作品的写作原因、背景,所以,通过注解和小序就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情感。注解一方面解释诗歌当中难以理解的词语,另一方面也会向读者传递诗歌当中隐含的内容和信息,特别是在考试试卷中,注释往往是出题人给考生的暗示。

3.品诗句,通内容。

(1)读字词,通大意。要过语言字词关,能顺畅无碍地读懂诗歌的字面含义。句要一联一联地读,词要一句一句地读,必须扫清文字理解的障碍。古代诗歌的语言属于文言,文言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词类活用的现象比较普遍,还涉及古代文化常识,就更增加了阅读的难度。积累的工作非一日之功,贵在长期坚持。

(2)辨语序,补省略。文学是语言的艺术,特别是诗歌,它是经过提炼的最精粹的语言。“言有尽而意无穷”,因为声律要求和修辞的需要,诗词的创作需要押韵、考虑平仄的变化等,所以诗歌的语言凝练、富于变化。辨析语序的倒装,就要从事理上,从上下文的内容上还原颠倒的语序。如“秦时明月汉时关”应该理解为“秦汉时的明月照着秦汉时的关塞”。辨析句子内容的省略要用想象和联想去填补诗人留下的空白。在阅读时采用“补白”的方法,依据上下文或全诗的情感主旨去揣测省略的内容,读出“言外之意”。

(3)析意象,晓含义。

用意象表达情感是诗歌的一大特点。一方面,学生应积累那些经过历代诗人的反复继承、运用和发展,积淀了丰富的象征意蕴,符号化了的意象。另一方面,注意相同的意象在诗人眼中是不一样的。如对柳树的吟咏,“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曾巩《咏柳》)对同一事物不同的态度反映诗歌表达情感的不同。“诗言志”,只有读懂了情感,才真正读懂了诗歌。古代诗歌表达情感往往不是直白的,而是借助某些具体的意象或意象群“兴寄”,如梅花、竹、柳、松树等,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形成含蓄的美。如陆游《卜算子?咏梅》,表面上写的是梅花,实际上,作者运用兴寄手法,借物抒情,物我同一,以梅花自比,表现不愿苟合于流俗的清高孤傲和遭遇打击后的凄凉无奈。

常见的意象补充

植物类

举例

松—高洁、坚韧

李白《古风》:“松柏本孤直,难为桃李颜”

菊—高洁、坚韧

元稹《菊花》:“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梅—高洁、坚韧

王安石《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红豆—相思

王维《相思》:“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竹—节操、谦虚

杨万里《咏竹》:“凛凛冰霜节,修修玉雪身”

莲花—洁身自好

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杨柳、折柳—离情别绪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牡丹—高贵

罗隐《牡丹花》:“芍药与君为近侍,芙蓉何处避芳尘”

动物类

举例

断鸿、孤鸿—孤独

柳永《玉蝴蝶》:“断鸿声里,立尽斜阳”

杜鹃—悲哀

李商隐《锦瑟》:“庄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鹏城九九李老头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虽枯木老朽,仍血气方刚,自嘲云“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也......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5年05月30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