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阿尔茨海默病护理与认知课件.pptxVIP

  1.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前言演讲人

01前言02病例介绍03护理评估04护理诊断05护理目标与措施06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07健康教育:让照护从“手忙脚乱”到“心中有数”08总结目录

2025阿尔茨海默病护理与认知课件

01前言

前言站在2025年的春天,我望着病房窗外的玉兰树抽新芽,又想起上周门诊那位攥着旧照片问“这是我女儿吗?”的阿姨——她手里的照片边缘已经起毛,照片里穿红裙子的姑娘,此刻正扶着她的胳膊偷偷抹眼泪。这十年,我在神经内科和记忆门诊轮转,见证了阿尔茨海默病(AD)从“老年糊涂”到“全球公共卫生挑战”的认知转变。据最新流行病学数据,我国60岁以上AD患者已超1500万,每7秒就有一位新发病例。更让我揪心的是,很多家庭仍在“等他自己好”的侥幸里拖延,或是在“怎么教都教不会”的挫败中崩溃。

今天这份课件,不是照本宣科的理论堆砌,是我蹲在患者床边观察12小时的记录,是和照护者们围坐夜谈的笔记,是反复修正的护理方案里那些“原来这样更管用”的顿悟。我们要聊的,是如何让AD患者在记忆消退的过程中,依然保有尊严;是如何让照护者在漫漫长夜里,找到支撑下去的光。

02病例介绍

病例介绍先和大家分享一位让我印象深刻的患者——王阿姨,68岁,退休小学教师,2023年9月由女儿陪同就诊。主诉是“近半年总忘事,最近两周找不到回家的路”。

初次见面时,王阿姨穿着整洁的蓝布衫,头发梳得一丝不乱,但坐下后反复摸手提包:“我带了教案,今天要给一年级上课的……”她女儿悄悄告诉我:“3个月前她开始忘记关煤气,上个月把盐当糖放进汤里,上周在小区里转悠了3小时,还是保安打电话通知的。”

认知评估显示,MMSE量表得分18分(中度痴呆),主要表现为:近记忆障碍(记不住刚吃过的早餐)、时间定向力下降(说“现在是秋天,应该是2010年吧”)、执行功能受损(无法完成“先拍手,再摸耳朵”的指令)。她保留着部分远记忆,能清晰背诵《静夜思》,提到从前带的学生时眼睛发亮:“小伟现在该当爸爸了,他小时候总把作业本忘在教室……”

病例介绍王阿姨的家庭支持系统是典型的“421”结构:女儿35岁,在职场和家庭间连轴转;老伴70岁,有高血压,自己也需要照顾;儿子在外地工作,每月只能回来一次。女儿坦言:“我现在最怕半夜电话响,怕她偷偷跑出去,怕她摔着……有时候她突然骂人,说我偷了她的金镯子,我委屈得直哭,但又不敢和她计较。”

这个病例像一面镜子,照见了AD患者的典型病程——从“记性差”到“生活不能自理”,从“家庭顶梁柱”到“需要全方位照护”;也照见了照护者的困境——体力透支、心理压力、社会支持不足。接下来的护理策略,都将围绕“王阿姨们”的真实需求展开。

03护理评估

护理评估要做好AD护理,第一步是“把患者看透”——不是看疾病分期,而是看他作为“人”的独特性。对王阿姨的评估,我们从五个维度展开:

1.认知功能评估:不止是量表分数

除了MMSE(简易精神状态检查),我们用了更贴近生活的“日常认知任务测试”:让她整理药盒(观察顺序逻辑)、看菜谱择菜(观察理解能力)、和护士聊昨天的天气(观察近记忆)。结果发现,她对“时间”的感知最混乱(把上午说成“傍晚”),但对“空间”的敏感保留较好(能指出病房卫生间的位置)。

日常生活能力(ADL)评估用Barthel指数评分,王阿姨得分45分(中度依赖):能独立穿脱上衣(但常扣错扣子),需协助如厕(曾因急着上厕所摔过),完全依赖他人做饭(分不清生熟),睡眠紊乱(夜间觉醒3-4次)。

精神行为症状(BPSD)评估这是最容易被忽视却最消耗照护者的部分。王阿姨的BPSD表现为:①激越(傍晚时反复说“我要回家”,试图拉着护士往外走);②错认(把护工认成“以前的同事小李”,要求对方“把教案还我”);③焦虑(找不到老花镜时会手抖,呼吸加快)。

安全风险评估AD患者的安全隐患藏在细节里:王阿姨家卫生间没有扶手(曾滑倒)、厨房燃气阀是旋转式(她可能忘记关闭)、卧室插座位置低(她曾试图用剪刀捅)。我们用“家庭环境安全评估表”逐项排查,发现高危点7处。

照护者状态评估王阿姨的女儿有明显的“照护者综合征”:睡眠质量差(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12分)、抑郁情绪(PHQ-9量表得分11分)、社会活动减少(近3个月只参加过1次朋友聚会)。她坦言:“有时候看我妈发呆,我会想‘要是她早点走,是不是就不用遭罪了’,说完又恨自己不是人。”

这些评估不是冰冷的数字,是王阿姨“为什么总在傍晚闹着回家”(可能是日落综合征)、“为什么总翻抽屉”(可能是寻找记忆中的安全感)的答案,更是后续护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sxgvvvvv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