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富贵不能淫》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借助注释理解课文大意,了解主要内容,把握文章的观点和思路。
2.理解孟子的“大丈夫”标准。
3.感悟本文的现实意义,引导学生学习孟子倡导的“大丈夫”品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教学重点
了解主要内容,把握文章的观点和思路,理解孟子的“大丈夫”标准。
教学难点
感悟本文的现实意义,引导学生学习孟子倡导的“大丈夫”品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教学过程
一、引发思考,导入新课
在生活中,我们时常听到人们说“大丈夫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大丈夫行不更名,坐不改姓”这样的话。同学们是否思考过,究竟什么样的人才能被称为“大丈夫”呢?今天,让我们一同探寻亚圣孟子对“大丈夫”这一概念的阐释。
二、检查预习,夯实基础
1.了解作者。
孟子(约公元前372年-约公元前289年),名轲,字子舆,邹国(现山东省邹城市)人,有人认为邹国是鲁国的附属国,也有人说孟子是鲁国人。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的主要代表之一,是儒家的思想主义流派。在政治上主张法先王、行仁政;在学说上推崇孔子,反对杨朱、墨翟。
2.写作背景。
孟子生活在兼并战争的战国中期,在孔子“仁“学的基础上,提出了系统的“仁政”学说,主张行“仁政”一统天下。战国时期,诸侯各国之间的吞并战争日益激烈,为了求得生存,乃至建立霸业,各国君主不约而同地崇尚武力而不体恤百姓。面对这种现实,孟子提出了他的治国理想。他游说于齐、梁之间,没有被重用,退而与其门徒公孙丑、万章等著书立说。在儒家中其地位仅次于孔子。其思想事迹大都见于《孟子》一书。
3.文学常识—《孟子》。
《孟子》是儒家经典之一,主要记录孟子、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的言行,政治学说以及关于哲学,伦理,教育思想等方面问题的论争。文章说理透彻,气势磅礴,语言流畅,且富于感情色彩。
三、朗读课文,读准节奏
探究任务: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探究成果: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
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四、文言积累
1.探究任务:结合课下注释,借助工具书,整理本文的文言知识。
2.探究过程:
(1)自由朗读,圈画不了解、不确定的字词。
(2)借助工具书、结合上下文,小组讨论确定疑难词语含义。
(3)小组合作,整理文中出现的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通假字。
3.成果展示:
(1)古今异义。
子未学礼乎(古义:尊称对方,你。今义:儿子)
以顺为正者[古义:准则,标准。今义:垂直或符合标准方向(跟“歪、偏”相对)]
富贵不能淫(古义:惑乱,迷惑,这里是使动用法。今义:放纵)
(2)一词多义。
得
是焉得为大丈夫乎能够,可以得志,与民由之实现
戒
戒之曰告诫
必敬必戒谨慎
(3)词类活用。
丈夫之冠也(名词用作动词,行冠礼)
富贵不能淫(动词的使动用法,使……迷惑)
贫贱不能移(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动摇)
威武不能屈(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屈服)
(4)通假字。
往之女家,必敬必戒(同“汝”,你)
五、把握大意,理清结构
1.结合注释,理解文章大意。
景春说:“公孙衍、张仪难道不是真正的大丈夫吗?他们一发怒,诸侯就害怕;他们安居家中,天下就太平无事。”孟子说:“这哪能算是大丈夫呢?你没有学过礼吗?男子行加冠礼时,父亲训导他;女子出嫁时,母亲训导她,送她到门口,告诫她说:到了夫家,一定要恭敬,一定要谨慎,不要违背丈夫!把顺从当作准则,是妇女应遵循的道理。(大丈夫应该)住进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走着天下最正确的道路——义。能实现理想,与百姓一同遵循正道而行;不能实现理想,独自走自己的道路。富贵不能使其思想迷乱,贫贱不能使其操守动摇,威武不能使其意志屈服。这才叫作大丈夫。”
2.理清文章思路。
(1)第1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明确:为后文孟子的反驳树立了批驳的靶子,引出下文。
(2)第2段可分几层,其主要内容分别是什么?
明确:分为两层。
第一层为“是焉得为大丈夫乎”至“妾妇之道也”,反驳景春的观点,公孙衍、张仪是“妾妇之道”,称不上“大丈夫”。(驳论)
第二层为“居天下之广居”至“此之谓大丈夫”,正面提出何谓“大丈夫”。(立论)
(3)说说全文的论证思路。
明确:先树立批驳的靶子,再反驳景春的观点,接着提出自己的观点,最后得出结论。
六、课文研读,深入理解
1.本文针对何谓“大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邹忌讽齐王纳谏》课件-2025-2026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pptx
- 4.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课件 -2025-2026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pptx
- 2025年浙江省中考语文总复习:童话·寓言阅读 课件.pptx
- 第11课《古代诗歌三首:江南春》 课件 2025-2026学年统编版(五四学制)语文六年级上册.pptx
- 第12课《与朱元思书》(课件)--2025-2026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 语文上册.pptx
- 第13课《唐诗五首—野望》(课件)-2025-2026学年统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pptx
- 第14课《金色的鱼钩》课件 2025-2026学年统编版(五四学制)语文六年级上册.pptx
- 【第十六章 整式的乘法 03讲 乘法公式】【三大知识点+七大题型+巩固练习】 答案.docx
- 【第十六章 整式的乘法 03讲 乘法公式】【三大知识点+七大题型+巩固练习】.docx
- 25 文言文二则 曹冲称象(教学设计).docx
- 八上2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学设计.docx
- 第3课《短诗五首》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docx
- 第12章 全等三角形(知识清单)(解析版)数学华东师大版2024八年级上册.docx
- 第12章 全等三角形(知识清单)(原卷版)数学华东师大版2024八年级上册.docx
- 第三单元 游目骋怀(知识清单)(答案版).docx
- 第三单元 游目骋怀(知识清单)(挖空版).docx
- 人教版 第14讲 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 (知识清单+21大题型+好题必刷)(解析版).docx
- 人教版 第14讲 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 (知识清单+21大题型+好题必刷)(原卷版).docx
- 专题01 有理数的有关概念及其运算(解析版).docx
- 专题01 有理数的有关概念及其运算(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