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科举与高考的人才选拔第1页,共3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一、科举制度的起源二、隋唐时期科举制度的创立三、历代科举制度的改革和演变与其考察内容四、科举制度与高考的异同五、科举与高考的公平性分析第2页,共3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一科举制度的起源(一)隋唐之前的人才选拔制度1.周代官吏的录用,主要采用贵族世袭制,国君和宗室贵族按大宗、小宗的规则分封官职、爵位和食邑,官爵和食邑世代相袭,因此世袭制又称“世卿世禄”制。春秋战国时期,不少诸侯国为实现霸主之业,打破世袭制,按照“选贤任能”的原则录用官吏,一是实行客卿制,二是养士之风盛行,从而促进了人才的流动。第3页,共3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2.汉代以察举制和征辟制选拔官吏。“察举”是指中央和地方高级官员将经过考察的优秀人士推荐给朝廷,以备录用,又叫“荐举”;“征辟”指朝廷或三公以下召举布衣之士授以官职。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叫“征”,三公以下高级官吏聘布衣为自己幕僚属官叫“辟”。科举制度的起源第4页,共3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3.魏晋南北朝以九品中正制为选官制度。曹丕即位为魏文帝后,采纳吏部尚书陈群的建议,建立“九品官人法”。▲朝廷选择“贤有识鉴”的官员兼任本郡“中正”官,考察各地士人。郡设小中正、州设大中正。▲中正官把士人按其品德才识的高下,分别评定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9等,然后根据不同的品第授予不同品级的官衔。每10万人推举1人,作为吏部录用的依据。科举制度的起源第5页,共3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九品中正制”为“综核名实”而立,在初期受到一定的效果,之后,演变为按门第取士。产生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流弊。(二)隋大业年间,隋炀帝设进士科,标准着科举制度的产生。这一制度一直沿用到清末。第6页,共3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选举制度的发展演变以德取人的察举制以门第取人的九品中正制通过分科考试选拔人才的科举制度第7页,共3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二、隋唐科举制度的创立1.隋炀帝大业三年(607)设进士科,实行以试策(时务策)取士,这是科举制的真正开端。第8页,共3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2.唐代科举考试制度逐渐完备(1)唐代科举分常科和制科两种。每年分期举行的称常科,由皇帝下诏临时举行的考试称制科。相对而言,唐朝比较受重视的是皇帝临时设立的制科。隋唐时期科举制度的创立第9页,共3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2)生源和考试手续唐太宗李世民取消考试资格的限制,为普遍百姓敞开了科举考试的大门*生源:“生徒”和“乡贡”。由京师及州县学馆出身,而送往尚书省受试者叫生徒;不由学馆而先经州县考试,及第后再送尚书省应试者叫乡贡。*手续:经学校或地方长官考核送礼部参加考试,进士及第经过吏部选试,合格后授予官职。隋唐时期科举制度的创立第10页,共3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隋唐时期科举制度的创立(3)考试的科目:常科的科目有秀才、明经、俊士、进士、明法、明字、明算、开元礼、道举、童子等,其中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书、明算等6科为常识科目,其它为非常识科目。因明法、明算、明字等科,不为人重视。俊士等科不经常举行,秀才一科,在唐初要求很高,后来渐废。所以,明经、进士两科便成为唐代常科的主要科目。明经科主要考对经义的记诵。进士科考时务策五道,帖一大经,唐玄宗时将诗赋列入考试内容。(4)考试方法:主要有帖经、墨义、口试、策问、诗赋等6种第11页,共3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武则天对科举制的完善:亲自策问贡士于洛城殿,开创了科举考试中殿试的形式通过武举来选拔军事人才,从而开创了武举的先例开创了糊名考试的方法(只用于吏部考查官吏,尚未用于礼部选士(即各级科举考试)第12页,共3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许多才子因不对考官口味而不得志韩愈连试四次制科才受到重视杜牧屈居第四第13页,共3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三、历代科举制度的改革和演变1、宋代的改革2、元代的改革3、明代的改革4、清代的科举制度第14页,共3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1)确定殿试制度,皇帝直接控制科举“以布衣造天子之廷,亲承大问,此君臣交际之始也。一时议论所发,可以占其平生。”(宋)真德秀《跋黄君汝宜廷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