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度安徽省滁州市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VIP

2024—2025学年度安徽省滁州市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4—2025学年度安徽省滁州市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历史试题

2025.07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考古学家在河姆渡遗址中发现大量炭化稻谷、骨耜和干栏式建筑遗迹,大量的水稻和丰富的动植物遗存,为揭示中华文明起源、发展进程提供了极其珍贵的实物资料。这一遗存可实证()

A.中国是世界农业唯一起源中心 B.黄河流域稻作农业技术更先进

C.长江流域已经有人工栽培水稻 D.新石器时代渔猎仍占主导地位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夏商时期,人们相信上天和鬼神;春秋时期,老子提出“道”的概念;战国时期,荀子提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材料体现了中华文化()

A.崇尚天人合一,道法自然 B.提倡爱国,追求家国情怀

C.崇尚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D.崇德尚贤,推崇天下为公

3.《汉书·食货志》记载:“五家为邻,五邻为里,四里为族,五族为党,五党为州,五州为乡。”唐代《通典》则提到:“村坊邻里,递相督察。”上述材料反映古代村落管理特点()

A.以宗法血缘为其核心纽带 B.兼具行政组织与基层自治功能

C.完全由官府直接控制村落 D.以赋税摊派和征收为唯一目的

4.《黄帝内经》提出“上医治未病”;汉代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强调“辨证施治”,蕴含着“既病防变”的思想。这两种理念的共同点是()

A.依赖阴阳五行理论解释病理 B.注重疾病的个体化治疗

C.服务于贵族阶层的健康需求 D.提倡预防与治疗相结合

5.唐代《李府君墓志》记载其“少为胥吏,后以军功授昭武校尉”;敦煌文书《唐天宝年间差科簿》记载多名白丁因“善射”被选入军府。这反映唐代前期()

A.科举制选拔范围扩大 B.社会流动存在多元渠道

C.均田制保障兵源稳定 D.门阀士族势力彻底瓦解

6.宋代《清明上河图》中描绘了这样的场景:汴河两岸店铺林立,早市夜市不绝,出现了专业市场(如鱼市、米市),许多城郊农民挑着蔬菜瓜果进城贩卖。这反映了()

A.重农抑商政策彻底瓦解 B.资本主义萌芽已经出现

C.城乡经济联系日益密切 D.政府放松市坊管理制度

7.元朝《通制条格》规定:“诸色户计各依本俗,婚姻、田土等事,汉人、南人不得与蒙古人相争。”此规定体现元代()

A.法律体系趋向完备 B.因俗而治的统治策略

C.民族歧视政策强化 D.民族自治传统被保留

8.丝绸和瓷器是中国古代手工业的两张名片,享誉世界。安徽蚌埠博物馆陈列着一件汤和(明朝开国将领)墓出土的瓷器——“青花缠枝牡丹纹兽耳盖罐”(如图1),该瓷器绘有花纹六层,盖子绘莲瓣和金钱纹各一周,颈绘海浪纹,腹部主题纹样为缠枝牡丹,下腹绘卷草和仰状莲瓣纹。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图1

①该文物为一手资料可信度高②造型、纹饰、釉色具有元代风格

③该文物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④反映了当时高超的制瓷工艺水平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9.《四库全书》编纂时,乾隆帝要求对古籍“删毁违碍字句”,导致部分典籍内容被篡改,但同时整理保存了大量珍贵文献。这最能说明()

A.专制皇权阻碍文化发展进程 B.清代考据学注重版本真实性

C.文献整理具有双重历史影响 D.文化传承必然伴随思想控制

10.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但其书在清朝鲜有问津,反而被日本藩士争相阅读,成为明治维新的启蒙读物。这一现象反映了()

A.中日印刷技术存在代差 B.清政府固守华夷观念阻碍变革

C.日本民族危机更加深重 D.洋务运动未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11.20世纪80年代,“徽州民居保护运动”兴起,地方政府将古村落开发与旅游结合。在发展旅游的同时,游客量过饱和,商业气息偏浓。这反映出()

图2

A.经济发展与文化遗产保护的矛盾 B.民间自治力量主导文化传承

C.改革开放推动传统建筑不断革新 D.全球化冲击地方文化独特性

12.约公元前2千纪初起的印欧人迁徙,将战车、马匹和青铜技术带入南亚、西亚与欧洲,并形成梵语、波斯语、希腊语等语言的共同根源。这表明()

A.人类迁徙是区域文化交融的重要动力

B.地理隔离必然导致文明独立发展

C.军事征服是古代文化交流的唯一途径

D.自然灾害是族群迁徙的根本原因

13.《摩奴法典》记载:“婆罗门由于从身体的最高尚部分出生,最先出生且掌握“吠陀“知识,因而理应为一切创造物的主人。”该法典还规定不同种姓的职业、婚姻必须严守等级界限。这说明古代印度社会()

A.佛教冲击了婆罗门教 B.法律保护各阶层的利益

C.王权与神权紧密结合 D.种姓制度对社会的规范

14.《拜占庭与斯拉夫文明》记载:“基辅罗斯大公弗拉基米尔接受拜占庭洗礼后,俄罗斯的教堂穹顶开始模仿圣索菲亚大教堂的造型,宗教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hm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个人会员请填写与您文档内容相关的关键词作为昵称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