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特色治疗甲真菌病规范.docxVIP

中医特色治疗甲真菌病规范.docx

此“司法”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医特色治疗甲真菌病规范

甲真菌病是指由皮肤癣菌、酵母菌和非皮肤癣菌性霉菌侵犯甲板和(或)甲床所致的病变。其中由皮肤癣菌引起的甲真菌病又称为甲癣,病后指(趾)甲壳凹凸不平,多呈灰黄色,色似油煎,故中医称之为油灰指(趾)甲,也称为鹅爪风,多由于鹅掌风或脚湿气日久延及爪甲所致。

一、病因病机

皮肤浅部癣病总由生活、起居不慎,感染真菌,复因风、湿、热邪外袭,郁于腠理,淫于皮肤所致。本病病因主要为外染虫邪、爪失血养,外因鹅掌风或脚湿气日久延及甲壳;内因肝血亏虚,肝经血燥,肝主筋,其华在甲,故甲失养。

二、临床表现

初病始于爪甲远端,或至甲缘,甚犯甲弧。灰黄斑点,逐日扩大,时而相融,失润无泽。甲壳渐渐变厚、变脆,色泽不荣,呈灰白、棕褐或油灰色,表面凹凸不平,或见甲缘蛀空呈蜂窝状,或见甲壳与下方分离而张开,或见爪甲枯脆面脱落。

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以下8种,前5种为常见分型。

1.浅表白斑型甲真菌病(superficialwhiteonychomycosis,SWO)主要由趾(指)间毛癣菌(须癣毛癣菌)、枝孢霉等引起。由真菌从甲板表面直接侵入甲板表浅层所致。甲板出现白色不透明、边缘清楚的斑或横沟,质地较松脆易碎,逐步扩大或融合,日久可变成黄白色。

2.远端侧位甲下型甲真菌病(distalandlateralsubungualonychomycosis,DLSO)此型最常见,最常由红色毛癣菌引起。真菌先感染甲周远端和侧缘的皮肤角质层,后延至甲床。开始时甲板形态正常,后因炎症范围扩大,出现甲下角质增生,甲板游离缘上抬,甲板和甲床分离。随着病程进展,真菌最终侵人甲板,甲板变污浊,色泽改变,脆性增加,极易破损或呈虫蛀状,可见甲下角质碎屑堆积,甲床增厚。常为单侧甲先受累,随后累及其他甲。

3.近端甲下型甲真菌病(proximalsubungualonychomycosis,PSO)多由念珠菌,尤其是白色念珠菌感染所致。真菌由近端甲小皮角质层入侵。表现为白斑,开始仅局限于甲半月部,可随甲板生长逐渐外移也可自行逐渐扩大,甲板可增厚,多数不增厚。常伴发甲沟炎。常见于艾滋病患者。

4.甲板内型甲真菌病(endonyxonychomycosis,EO)主要由苏丹毛癣菌引起。此型临床少见,国内尚未见报道。损害仅局限在甲板,不侵犯甲下,甲板呈白色或灰白色,无明显增厚或萎缩,无明显炎症。

5.全甲毁损型甲真菌病(totaldystrophiconychomycosis,TDO)上述各类型如果继续加重,真菌侵入累及全甲,可表现为全甲板受到侵蚀、破坏、脱落。

6.念珠菌型甲真菌病

(1)继发于甲外伤的慢性甲沟炎:由于长期浸泡在水中或对某些食物的过敏反应引起的甲周皱襞肿胀、脱落,反复的感染和炎症反应最终导致近端甲营养不良。指甲比趾甲感染更多见,大拇指及中指常见。念珠菌性甲沟炎常开始于近端甲皱襞,渐向远端蔓延。受压或活动时疼痛。

(2)远端甲感染:可见于口服糖皮质激素者,或有雷诺现象者,或有其他潜在血管问题者。临床表现与DLSO相似,出现甲剥离及甲床角化过度,但甲破坏的程度较皮肤癣菌感染轻,且感染几乎均累及指甲,而80%的皮肤癣菌感染累及趾甲。

(3)慢性皮肤黏膜念珠菌病:临床表现与免疫抑制的严重程度相关,出现甲板增厚、角化过度、全甲毁损,重者常累及黏膜,伴有鹅口疮和皮肤损害。

(4)继发性念珠菌病:常见于伴有指(趾)甲改变的其他疾病,如银屑病。

7.混合型甲真菌病(mixedpatternonychomycosis,MPO)指在同一病甲可以出现不同类型的损害。常见的有浅表白斑型与远端侧位甲下型或近端甲下型共同出现。

8.继发性甲真菌病(secondaryonychomycosis)指在非真菌性甲疾病基础上继发真菌感染,真菌可侵入甲板及周围组织,常见于银屑病和外伤性甲疾病,多可表现出原发病的特征。确诊需要实验室检查证据。

三、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表现、真菌镜检阳性或组织病理检查发现病甲内有真菌菌丝或孢子,可诊断为甲真菌病。真菌培养为皮肤癣菌即可确诊;如培养为酵母菌或其他霉菌时,直接镜检显示相应的菌丝或孢子形态特征,可诊断为甲真菌病。

四、鉴别诊断

最常与甲真菌病混淆的是银屑病和扁平苔藓引起的甲改变。

1.银屑病引起的指甲上的不规则点状凹陷(“顶针状”改变)、甲剥离伴棕红斑样边界可资鉴别。

2.扁平苔藓引起的特征性的甲纵形碎裂、残缺、萎缩及翼状胬肉样改变可资鉴别。

3.手足部湿疹也常致甲板灰暗,表面不平,有纵横嵴沟,可与表现为甲营养不良的甲真菌病相混淆。

4.斑秃甲损伤可表现为甲板粗糙浑浊无光泽、甲水滴状下凹、甲纵嵴和不规则增厚、变脆易碎,甲板与甲床分离等,但通过其典型秃发表现不难鉴别。

5.具雷诺现象的疾病可有甲变色、变薄或萎缩,出现反甲、纵嵴或沟纹、甲下钙盐沉积等改变,肢端

文档评论(0)

小刺猬知识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中级药学、临床药师持证人

主管药师、临床药师、执业药师、美国MTM药师。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6月13日上传了中级药学、临床药师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