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电子散热器用热管(HP)技术要求-编制说明.pdf

消费电子散热器用热管(HP)技术要求-编制说明.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消费电子散热器用热管(HP)技术要求》

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

一、任务来源

随着消费电子产品的功能集成度与性能密度持续提升,芯片算力、屏幕分辨率、电池容量等核心参数

的突破,使得设备内部热流密度呈指数级增长。传统散热方案在应对高功率器件产生的局部热点时逐渐暴

露出效率瓶颈,而热管凭借其独特的相变传热机制,成为突破散热瓶颈的关键技术路径。

热管技术的核心优势在于其通过工作介质在蒸发段与冷凝段间的相变循环,实现热量高效定向传输。

这种被动式热传导方式无需额外动力源,仅依赖毛细结构或重力驱动即可完成液体回流,具有结构紧凑、

响应迅速、可靠性高等特点。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轻薄化设备中,热管能够以毫米级厚度实现高热流

密度区域的热量快速转移,有效降低核心器件的工作温度。其相变传热效率远超金属导热材料,可显著缓

解因局部过热导致的性能下降或器件老化问题。

材料科学与制造工艺的突破为热管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撑。新型复合毛细结构的研发,使热管在微重力

环境或复杂安装角度下仍能保持高效回流性能;表面处理技术的优化,增强了管壳与工作介质的兼容性,

延长了产品使用寿命;微型化制造工艺的进步,则推动了超薄热管、异形热管等定制化产品的量产。这些

技术迭代不仅提升了热管的导热性能,还拓展了其在折叠屏手机、AR/VR设备等新兴领域的应用空间。

消费电子产品的形态演变对热管设计提出了更高要求。随着设备向高集成化、模块化方向发展,热管

理系统需在有限空间内实现多热源协同散热。热管与其他散热组件的集成化设计成为趋势,例如与石墨片、

均热板组合形成复合散热模组,或通过液冷回路与热管耦合实现更高效的热量传递。针对5G通信模块、高

性能SoC等新型热源,热管厂商开发出分区控温、动态热阻调节等智能散热方案,通过优化热管布局与工

质选择,平衡不同工况下的散热需求。最后,在消费电子产业持续向高性能、低功耗演进的背景下,热管

作为热管理系统的核心元件,其技术迭代与市场渗透将持续深化。

目前,消费电子散热器用热管(HP)相关的标准有GB/T9082.2-2011有管芯热管、GB/T40677-2021微

型导热管、YD/T2770-2014通信基站用热管换热设备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GB/T9082.2-2011标准主要针对有管芯热管,侧重于热管的基本性能和测试方法,而GB/T40677-2021

标准则聚焦于微型导热管,关注其在小型化应用中的性能特点。YD/T2770-2014标准则专门针对通信基站

用热管换热设备,强调了在通信基站环境下的适用性和可靠性。

相比之下,《消费电子散热器用热管(HP)技术要求》团体标准更专注于消费电子领域,它不仅涵盖了

热管的基本性能要求,还特别强调了与消费电子产品散热需求的匹配性,如尺寸、重量和散热效率等。该

标准在设计上更加贴合消费电子产品的特点,注重热管在小型化、轻量化和高效率散热方面的要求。此外,

它还可能包含了最新的行业发展趋势和技术创新,为消费电子散热器用热管提供了更为全面和前瞻性的技

术要求。本团体标准的优势在于其针对性强,更贴合消费电子产品的实际应用需求,同时可能融入了最新

的行业技术进步,为消费电子散热器用热管的性能和质量提供了更为严格和全面的规范。

针对消费电子散热器用热管(HP)的材料要求、性能指标、安全要求等,急需立项《消费电子散热器用

热管(HP)技术要求》该标准,统一热管产品质量和技术要求,推动消费电子散热器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消费电子散热器用热管(HP)技术要求》团体标准的制定,具有以下几方面的意义:

1、规范行业技术秩序,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当前消费电子散热器用热管技术缺乏统一标准,导致不同企业的产品在材料选择、工艺水平、性能指

标等方面差异较大。团体标准的建立可明确热管产品的核心参数、测试方法和质量要求,为上下游企业提

供统一的技术参照,避免因技术混乱导致的市场无序竞争。通过规范生产流程和产品性能,可提升行业整

体技术水平,推动散热器产业链向标准化、专业化方向发展。

1

2、促进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

标准制定能够引导企业聚焦技术研发方向,明确技术改进目标。通过规定热管的热传导效率、耐久性、

轻量化等关键技术指标,倒逼企业突破现有技术瓶颈,推动新型材料、结构设计及制造工艺的迭代升级。

同时,标准可加速实验室成果

文档评论(0)

fdfdsos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100020006000001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