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面光伏工程安全技术交底.docxVIP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屋面光伏工程安全技术交底

第一部分技术交底

1.工程概况与施工流程

1.1工程概况

本屋面光伏工程位于[建筑物名称]屋面,总装机容量[X]kW,采用[晶硅/薄膜]光伏组件,共计[X]块,通过[集中式/组串式]逆变器接入电网。屋面类型为[混凝土/金属/卷材]屋面,坡度[X]°,施工区域涉及屋面[X]至[X]轴线范围,周边设有[女儿墙/防护栏杆],高度[X]m。

1.2施工流程

施工准备→屋面基础处理→支架安装→光伏组件安装→电气系统敷设(电缆、汇流箱、逆变器)→防雷接地安装→系统调试→清理验收

关键节点:支架基础定位需与屋面结构梁柱对应;组件安装需按设计间距排列,避免阴影遮挡;电气接线需分阶段测试绝缘电阻。

2.屋面基础处理技术要求

2.1屋面清理

清理屋面杂物(石块、钢筋头、积水),对尖锐凸起物(如钉子、混凝土瘤)进行打磨处理,确保屋面平整度偏差≤50mm。

检查屋面防水层完整性,若发现开裂、起鼓,需通知业主修复后再施工;金属屋面需清理锈蚀区域,补刷防锈漆(干膜厚度≥60μm)。

2.2基础定位与放线

根据设计图纸,用全站仪定位支架基础位置,标记误差≤10mm,确保基础中心线与屋面梁柱中心线重合(偏差≤20mm)。

混凝土屋面:弹出基础轮廓线,检查轮廓线内钢筋分布(避开主筋),若遇钢筋需调整基础位置并报设计确认。

金属屋面:定位后用记号笔标记,避免在屋面波峰或薄弱部位设置基础,必要时增加加强板(厚度≥4mm)。

2.3基础安装

混凝土基础:采用膨胀螺栓固定(M12×150mm,抗拉承载力≥15kN),钻孔深度≥100mm,螺栓外露长度30-50mm,拧紧后用扭矩扳手检查(力矩≥40N·m)。

金属屋面夹具:选择与屋面版型匹配的专用夹具,夹具与屋面接触部位加橡胶垫(厚度≥3mm),防止划伤屋面;拧紧力矩按厂家要求(一般25-35N·m),避免过紧导致屋面变形。

3.光伏支架安装技术要求

3.1支架材料验收

支架钢材(Q235B)进场需检查壁厚(偏差≤0.3mm)、镀锌层厚度(≥85μm,用测厚仪检测),无锈蚀、弯曲现象。

铝合金支架(6063-T5)需检查表面阳极氧化膜厚度(≥10μm),接口平整度(偏差≤1mm)。

3.2支架组装

横梁与立柱连接:采用螺栓连接(M10×30mm),加平垫、弹垫,拧紧力矩25-30N·m,连接后横梁水平度偏差≤2mm/m。

斜撑安装:按设计角度(一般45°)安装,与立柱、横梁形成三角形稳定结构,节点处螺栓需双螺母锁紧。

组件导轨安装:导轨间距按组件尺寸确定(偏差±5mm),导轨接头处平齐(高低差≤1mm),用连接片固定(不少于2个螺栓)。

3.3支架调整

整体垂直度:用经纬仪检查,每10m长度偏差≤10mm,累计偏差≤50mm。

平面平整度:用水平仪检查,任意2m范围内偏差≤3mm,确保组件安装后表面平整,无明显倾斜。

4.光伏组件安装技术要求

4.1组件进场检验

外观检查:玻璃表面无划痕(长度≤30mm)、隐裂(用强光手电筒侧照检查),边框无变形、接口无松动,接线盒密封良好(无进水痕迹)。

参数核对:组件铭牌功率、开路电压、短路电流需与设计一致,抽检3%组件进行EL测试(无断栅、虚焊)。

4.2组件搬运与存放

搬运时两人抬组件长边(禁止抓握接线盒),避免碰撞;存放时需倾斜放置(角度15-30°),底部垫木方(间距≤1.5m),覆盖防雨布。

组件在屋面堆放不得超过3层,远离屋面边缘(≥1.5m),避免风吹坠落。

4.3组件安装

组件定位:按设计排列方向(纵向/横向)放置,边缘对齐(偏差≤5mm),组件间隙10-20mm(通风散热)。

固定方式:用压块固定(每块组件不少于4个压块,边角处需双压块),压块与组件边框接触紧密,无松动;拧紧力矩10-15N·m,避免过紧压碎玻璃。

接线盒朝向:统一朝上或朝侧面(避免朝下积水),线缆预留长度500-800mm(便于检修),不得拉扯接线盒引出线。

5.光伏组件接线技术要求

5.1电缆选型与敷设

组件间连接电缆:采用PV1-F1×4mm2(耐温-40℃~90℃),直流电缆需穿管保护(PVC管Φ20mm,壁厚≥2mm),管卡固定间距≤1m。

电缆弯曲半径:≥10倍电缆直径(4mm2电缆≥40mm),避免直角弯折;穿越屋面伸缩缝处需留50mm余量,穿波纹管保护。

5.2连接器对接

对接前检查连接器公母头(MC4型):无破损、氧化,密封圈完好,用酒精棉擦拭接触面。

对接时听到“咔嗒”声后,轻拉电缆确认锁紧;对接后用绝缘胶带包裹接头(缠绕3层,长度覆盖接头两端各50mm),再用扎带固定在支架上(距接头100mm处)。

禁止不同品牌连接器混用,禁止带负荷插拔(需先断开逆变器电源)。

5.3组串连接

按设计组串方式(如20块组件串

文档评论(0)

电力工程总工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二级建造师持证人

从事电力工程多年,精通各类施工、技术、安全类资料文件。参与过输变电、供配电、新能源(风电、光伏、升压站、开关站)等工程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07月29日上传了二级建造师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