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其中可免费阅读3页,需付费168金币后方可阅读剩余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4、文档侵权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测评学与心理学双重视阈下的教育评估反思
在教育评估领域,学生成绩排名制度已延续两个世纪。2025年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数据显示,我国仍有89.6%的中小学采用定期成绩公示排名。本文通过测评学的效度信度分析、心理学的动机理论框架,结合认知神经科学实证研究,揭示排名制度的系统性缺陷。研究显示:排名导致测评误差放大率达37%,诱发焦虑障碍风险提升2.8倍,并造成68%学生产生防御性认知策略。本文提出基于增值评价的替代方案,为教育评估改革提供理论支撑。
一、测评学视角:排名制度的测量缺陷??
(一)效度失真:被扭曲的能力映射??
现行排名体系建立在两个错误假设上:其一,考试能完全量化学习成果;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