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化工生产技术34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有机化工生产技术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主讲:蒋艳忠2020年2月*三、管式炉裂解工艺流程(一)炉体的型式(二)管式裂解炉(三)裂解气的急冷(四)裂解炉之结焦与清焦(五)裂解工艺流程(六)裂解炉发展方向(七)中国乙烯现状与前景*(一)炉体的型式

管式裂解炉由炉体和裂解管组成。炉体用钢构件和耐火材料砌筑,分为:对流室:装有原料预热管、蒸汽加热管辐射室:布置裂解管,其室、顶、底、侧壁有烧嘴炉体的型式(图)*炉体*(二)管式裂解炉1、鲁姆斯SRT-X型炉2、凯洛格毫秒裂解炉(MSF)3、斯通-韦勃斯特超选择裂解炉(USC)4、倒梯台下吹式裂解炉(M-TCF)5、顺梯台裂解炉(IFP)6、荷兰KTI裂解炉(GK)7、德国Linde裂解炉(LSCC)*1、鲁姆斯SRT-X裂解炉美国鲁姆斯公司60年代开发的SRT-Ⅰ~Ⅵ等系列炉。美国鲁姆斯公司60年代开发成功。SRT-Ⅲ停留时间0.37~0.43S,乙烯收率24%(轻柴油),炉子热效率92-93.5%,炉管内径1pΦ64、2pΦ89、3-4pΦ146。裂解炉型示意图炉管排列形式示意图裂解工艺流程示意图**美国鲁姆斯SRT-Ⅰ~Ⅵ裂解炉管排布示意图*2、凯洛格毫秒裂解炉(MSF)美国Kellogg公司60年代开发,78年成功,高温下,停留时间缩短到0.05~0.1S,是一般裂解炉的1/4~1/6。特点:裂解管仅一程,管径25-30mm,管长10m,可使原料在极短时间内升至高温,裂解气出口温度850-880℃,且因管仅一程,无弯头,阻力小,P烃低,乙烯收率较高。炉管布置图**(三)裂解气的急冷1、目的:①回收高温热能,产生高压蒸汽②终止二次反应2、方法:①直接急冷(用油或水)②间接急冷3、急冷换热器:双套管式USX式是裂解装置五大关键设备之一。*(四)裂解炉之结焦与清焦结焦相关因素:裂解深度、温度、烃分压、原料的重轻。清焦方法:1、不停炉清焦2、停炉清焦水力清焦法机械清焦法*(五)裂解工艺流程图[(简图)]四大系统:1、原料油供给、预热系统2、裂解、高压水蒸汽系统3、急冷油、燃料油系统4、急冷水、稀释水蒸汽系统*123456789裂解气去压缩原料油油洗塔水洗塔激冷换热器裂解炉**(六)裂解炉发展方向1、原料范围加宽,单程乙烯收率高,炉子热效率不断提高。2、工艺条件:停留时间不断缩短,反应温度逐渐提高;催化裂解(KTI)。3、技术要求:①研究、制造抗高温管材。②研究、制造性能更优的保温耐火材料。③提高自动控制水平。4、生产规模大型化;单套装值大型化;公用工程岛。*三、课堂总结本次课主要介绍了炉体的型式,管式裂解炉类型,裂解工艺流程。再见*1、SRT-Ⅰ,炉管是均径的。缺点:原料进裂管初期热通量小,升温较慢;裂解反应后体积增大,均径管不能随反应深度增大,而保持每一微单元阻力相同;反应后期阻力最大,须使进口P烃↑以克服阻力,P烃↑,二次反应↑,乙烯收率降低。2、SRT-Ⅱ为变径布管。排列为4-2-1-1-1-1,管径先细后粗,克服了Ⅰ型缺点,乙烯收率增加。与Ⅰ型相比:停留时间减小,P烃↓,乙烯收率增大2%。3、SRT-Ⅲ,同Ⅱ型,后部排管为4-2-1-1。改进关键是开发出新型管材HP-40,炉管耐热温度增大,从而裂解温度增大,故乙烯收率提高。且对流室布管更合理,烟气出口气体T由180-200℃下降到130-140℃,炉热效率提高,由92%-93.5%。4、SRT-Ⅳ,与Ⅲ型同,工艺流程采用了燃气透平机,能耗降低。SRT-Ⅲ、Ⅳ型发后皆用计算机控制,操作稳定,工艺条件易达到,生产能力提高,乙烯收率提高。*1、SRT-Ⅰ,炉管是均径的。缺点:原料进裂管初期热通量小,升温较慢;裂解反应后体积增大,均径管不能随反应深度增大,而保持每一微单元阻力相同;反应后期阻力最大,须使进口P烃↑以克服阻力,P烃↑,二次反应↑,乙烯收率降低。2、SRT-Ⅱ为变径布管。排列为4-2-1-1-1-1,管径先细后粗,克服了Ⅰ型缺点,乙烯收率增加。与Ⅰ型相比:停留时间减小,P烃↓,乙烯收率增大2%。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