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重组大肠杆菌:开启L-丝氨酸高效生产的新钥匙
一、引言
1.1L-丝氨酸概述
L-丝氨酸,化学名称为L-2-氨基-3-羟基丙酸,分子式为C_{3}H_{7}NO_{3},分子量为105.09,是一种脂肪族极性α氨基酸,也是组成蛋白质的常见20种氨基酸之一,在自然界中,除了L-丝氨酸,还存在D-丝氨酸,如丝原蛋白以及一些抗生素中就含有D-丝氨酸。其外观通常为白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无臭,熔点为496-501K,易溶于水,几乎不溶于乙醇、丙酮或乙酸等非极性溶剂,比旋度为+14.0°至+15.6°(以2mol/L盐酸溶液溶解并定量稀释制成每1ml中约含0.1g的溶液进行测定)。
L-丝氨酸作为一种重要的生物分子,在多个领域都有着广泛应用。在食品领域,它可用作营养增补剂,为人体补充必要的营养成分。例如在一些运动营养产品中添加L-丝氨酸,有助于增强运动员的肌肉力量和耐力,促进身体恢复。它还是枫糖浆香精的原料,能够为食品增添独特的风味。在医药行业,L-丝氨酸常用于氨基酸输液及营养增补剂,对于一些需要补充氨基酸的患者,如术后康复者、营养不良者等,L-丝氨酸可以提供有效的营养支持。在一般营养疗法的复方氨基酸制剂中L-丝氨酸的含量为1.68g/L,而肝损伤患者的复方氨基酸制剂中L-丝氨酸的含量则为5.00g/L。它还可作为中间体,用于合成L-色氨酸、L-多巴和L-半胱氨酸、磷酯酰丝氨酸、环丝氨酸、偶氮丝氨酸等重要的药物成分。在化妆品行业,L-丝氨酸是一种重要的自然保湿因子,能够增加表皮细胞活力和保湿能力,延缓皮肤衰老。它还具有抗菌作用,可改善皮肤弹性、强化营养,维护表层细胞的活力,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各类护肤品中,如面霜、乳液、精华液等,帮助提升皮肤的健康状态和外观质量。
随着各行业对L-丝氨酸需求的不断增加,其市场规模也在持续扩大。根据QYR(恒州博智)的统计及预测,2024年全球L-丝氨酸市场销售额达到了1.78亿美元,预计2031年将达到2.66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6.0%(2025-2031)。中国市场在过去几年变化较快,在全球市场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市场对L-丝氨酸的需求增长,一方面是由于其在传统应用领域的需求稳定增长,如医药行业对氨基酸类药物和营养补充剂的需求持续上升;另一方面,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L-丝氨酸在一些新兴领域的应用也逐渐被开发出来,进一步推动了市场需求的增长。
1.2L-丝氨酸生产方法综述
随着L-丝氨酸在医药、食品、化妆品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其生产方法也备受关注。目前,L-丝氨酸的生产方法主要包括传统生产方法和生物合成法。传统生产方法如直接提取法和化学合成法,虽在一定时期内发挥了作用,但存在诸多弊端。而生物合成法,凭借其绿色环保、条件温和等优势,逐渐成为研究和应用的热点。
1.2.1传统生产方法
直接提取法是早期获取L-丝氨酸的方法之一,主要从富含丝氨酸的蛋白质原料中提取,如蚕茧衣等。丝胶蛋白中L-丝氨酸的含量丰富,蚕茧衣中含量为13.64%,因此,可用水解蚕茧衣制取L-丝氨酸,其工艺过程如下:茧衣经过732树脂、氨水(pH3.5-8)脱酸、脱色处理,再用HCI在110℃下水解24h得到水解液,水解液经717树脂分级分离,收集液浓缩、结晶、精制后得到L-丝氨酸。然而,这种方法存在明显的缺陷。一方面,原料成本高,像蚕茧衣等原料来源有限且价格昂贵,大规模生产时原料供应难以保障;另一方面,工艺复杂,需经过多道繁琐的工序,处理大量的洗脱液,所得的氨基酸常为混合氨基酸,还需进一步分离、精制,在提取目标氨基酸时,其余氨基酸则被浪费掉,这不仅增加了生产成本,还降低了生产效率。此外,该方法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和废渣,对环境造成较大的污染,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化学合成法是通过化学原料和化学反应来合成L-丝氨酸。可以采用不同的起始原料如丙烯酸甲酯、甘氨酸或羟基乙醛、乙酰基化合物等,经不同的反应路线得到丝氨酸。但化学合成法得到的产物通常是DL-丝氨酸混旋体,需要进行拆分才能获得L-丝氨酸。产物拆分是化学合成法面临的一大难题,拆分过程复杂且成本高昂,需要使用特殊的拆分剂和技术,这不仅增加了生产的难度和成本,还会导致产物的损失和纯度降低。而且化学合成过程中往往需要使用大量的化学试剂和催化剂,这些物质的使用不仅增加了生产成本,还可能对环境造成污染,同时也会引入杂质,影响产品的质量。
1.2.2生物合成法优势
生物合成法是利用微生物或酶的催化作用,将简单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重审列宁国际关系理论:内涵、演进与当代回响.docx
- 重审罗莎·卢森堡对资本主义“适应论”的批判:理论、历史与当代回响.docx
- 重审韦勒克“内部研究”论:内涵、影响与当代价值.docx
- 重审马尔萨斯《人口原理》:理论溯源、当代审视与未来启示.docx
- 重庆地区2000 - 2009年儿童白血病流行病学特征及影响因素探究.docx
- 重庆地区儿童呼吸道合胞病毒与偏肺病毒的分子流行病学剖析及临床意义探究.docx
- 重庆地区小学生突发事件心理卫生状况与需求的深度剖析.docx
- 重庆地区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特征与治疗策略剖析——基于1010例病例研究.docx
- 重庆大学城人力资源共享:困境与突破路径研究.docx
- 重庆市吸引城市资本下乡的路径与策略研究.docx
- 重组工程法在恶臭假单胞菌KT2440基因敲除中的应用与优化.docx
- 重组干酪乳杆菌构建及表达猪抗菌肽PF1-PR39的活性解析.docx
- 重组毕赤酵母表达猪α干扰素:遗传稳定性及产物分离纯化研究.docx
- 重组牛野生型与突变型脂多糖结合蛋白对脂多糖诱导牛乳腺上皮细胞影响的差异剖析.docx
- 重组猪表皮生长因子:早期断奶仔猪生长与肠道健康的新曙光.docx
- 重组白介素12慢病毒构建及皮瓣细胞感染的实验探索.docx
- 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VAX1 - SPG的构建、表达及特性探究.docx
- 重组睫状神经营养因子的双重修饰策略及其生物活性的深度剖析.docx
- 重组纳豆激酶多抗的制备、特性分析及其在家兔体内药代动力学的深度研究.docx
- 重组肠激酶包涵体的复性、纯化及新型重组子构建的探索与实践.docx
最近下载
- 2025年深圳市中考英语试题卷(含答案逐题解析).docx
- 汉语国际教育职业生涯规划书.docx VIP
- 河南省2025届高考数学模拟卷(4)[含答案].docx VIP
- 黄油小熊主题通用PPT模板.pptx VIP
- 2024山东化学高考专题复习--专题11有机合成与推断.docx VIP
- 中国古代文学史-第六编-元代文学.ppt VIP
- 工具机切削稳定性分析.PDF
- T∕XJCETS 010-2024 水工用聚氨酯密封胶应用技术规程.pdf VIP
- 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吉林省分公司2025年度春季招聘笔试备考试题含答案详解.docx VIP
- 专利功能性限定权利要求相关问题分析-Analysis of Issues Related to Patent Functional Limitation Claims.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