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2024)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基础知识梳理).docx

(统编版2024)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基础知识梳理).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1/NUMPAGES36

(统编版2024)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基础知识梳理)

基础知识梳理

知识清单

一、单元主题概述

本单元以“美丽的校园,成长的摇篮,梦想启航的地方”为主题,通过《大青树下的小学》《花的学校》《不懂就要问》三篇课文,展现了不同风格的校园生活与学习场景。文本引导学生感受校园生活的美好,培养热爱学习、勇于提问的品质。

二、核心目标

阅读能力:阅读时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体会其表达效果。

阅读方法:学习略读技巧,通过快速浏览粗知课文大意,不纠结于个别字词。

习作体验:激发习作兴趣,体会习作的乐趣,能按要求完成简单的记人作文。

三、字词积累

(一)重点字讲解

会写字

《大青树下的小学》:晨、绒、球、汉、艳、服、装、扮、读、静、停、粗、影

《花的学校》:落、荒、笛、舞、狂、功、罚、假、互、所、够、猜、扬、臂

《不懂就要问》:孙、诵、例、圈、遍、糊、涂、戒、厉、挨、楚

易错字

摔:右边“率”中间部分注意笔画顺序,不要写成“巛”。

罚:下半部分是“讠”和“刂”,不要写成“亚”。

糊:左中右结构,中间“古”不要漏写笔画。

多音字

假:jiǎ(假如、真假)jià(放假、假期)

圈:quān(圆圈、圈画)juàn(羊圈、猪圈)

(二)重点词分类积累

易考重点词及解释

绚丽多彩:形容色彩华丽灿烂,文中指民族服装颜色鲜艳。

鸦雀无声:连乌鸦麻雀的声音都没有,形容非常安静。

糊里糊涂:认识模糊,不明事理,文中指孙中山不理解书的内容。

重点四字词语

摇头晃脑、披头散发、张牙舞爪、提心吊胆(出自语文园地“词句段运用”,特点:含身体部位或动作,形容状态)。

特殊词语

AABB式:急急忙忙(《花的学校》中“急急忙忙”形容花孩子们急切的样子)。

四、课文内容详解

1.《大青树下的小学》

写作背景:描绘了边疆地区不同民族小学生的校园生活,展现多元文化融合的特色。内容概括:早晨,各民族小学生来到边疆小学,穿戴鲜艳的服装,向小鸟、老师、国旗问好。上课时,不同民族的学生齐读课文,窗外十分安静,连猴子都来聆听;下课后,大家在大青树下跳舞、游戏,展现了一所充满活力与民族风情的小学。

重点句子讲解:

“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

赏析:通过环境描写(树枝、鸟儿、蝴蝶的静止)侧面烘托同学们读书声的动听,体现校园学习的专注氛围。

课文主题:表达了对边疆小学的喜爱与赞美,展现了各民族学生团结友爱的校园生活。

2.《花的学校》

写作背景:选自印度诗人泰戈尔的《新月集》,以儿童视角想象花朵的世界,充满童真与浪漫。

作者简介:泰戈尔(1861-1941),印度作家、诗人,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代表作《飞鸟集》《园丁集》。

内容概括:当雷云轰响、阵雨落下时,东风吹过荒野,竹林响起风笛,一群群花从地下“学校”跑出来在绿草上跳舞狂欢。作者想象花孩子们在地下学校上课,雨一来便放假,他们的家在天上星星的地方,表达了对自由与童真的向往。

重点句子讲解:

“湿润的东风走过荒野,在竹林中吹着风笛。”

赏析:运用拟人手法,将东风比作人,“走过”“吹着风笛”赋予其动作,生动展现风雨来临时的活泼景象。

课文主题:通过丰富的想象,描绘花的学校生活,体现儿童对自然的热爱和天真烂漫的童心。

3.《不懂就要问》

写作背景:讲述孙中山小时候在私塾读书时,敢于向先生提问的故事,反映传统教育中“不懂就问”的学习态度。

内容概括:孙中山小时候在私塾读书,先生只让学生背诵而不讲意思。他虽能流利背诵,但对书的内容不理解,于是壮着胆子向先生提问,先生最终为大家讲解。孙中山认为“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即使挨打也值得。

重点句子讲解:

“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为了弄清楚道理,就是挨打也值得。”

赏析:直接引用孙中山的话,点明文章主旨,强调学习中主动求知、勇于提问的重要性。

课文主题:赞扬孙中山不懂就问的认真学习态度,倡导在学习中要敢于质疑、追求真理。

五、重点句子分析

“于是,一群一群的花从无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来,在绿草上跳舞,狂欢。”(《花的学校》)

分析: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跑出来”“跳舞”“狂欢”将花赋予人的动作,生动展现花在雨中绽放的欢快场景,体现儿童丰富的想象力。

“这一问,把正在摇头晃脑高声念书的同学们吓呆了,课堂里霎时变得鸦雀无声。”(《不懂就要问》)

分析:通过同学们的反应(“吓呆”“鸦雀无声”)侧面烘托孙中山提问的勇气,反衬当时私塾中不敢质疑的课堂氛围。

六、阅读与写作技巧

(一)阅读技巧

关注新鲜感词句:遇到生动形象、富有特色的词语和句子(如拟人句、比喻句),多读几遍并抄写积累,体会其表达的情感与画面感。

略读方法:阅读时不逐字逐句细读,快速浏览课文

文档评论(0)

mqzx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04月25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