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车辆车内空气检测结果不确定度评定.docxVIP

轨道车辆车内空气检测结果不确定度评定.docx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轨道车辆车内空气质量测试规范》

不确定度评定

参考TB/T3139-2021《机车车辆内装材料及室内空气有害物质限量》及其引用检测方法:GB/T18204.2-2014《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第2部分:化学污染物》、GB/T18883-2002《室内空气质量标准》附录C,HJ/T400-2007《车内挥发性有机物和醛酮类物质采样测定方法》等,使用Tenax管和DNPH管分别采集车内挥发性有机物和醛酮类物质,使用ATD-GCMS和HPLC进行分析。参考汽车车内空气检测过程,对车内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和醛酮类物质进行检测并对方法的不确定度进行分析,找??影响其不确定度的因素,如实反映测量的置信度和准确性。

数学模型

、Tenax管捕集物质数学模型

C?(Af?Ab)Cs?T

T

式中:

AsV T0

CT…………标准状态下分析样品的质量浓度,mg/m3

Af 样品管中目标物质的峰面积

Ab 空白管中目标物质的峰面积

As 标准物质中目标物质的峰面积

Cs 标液中目标物质的质量,ug

V 样品采集气体体积,L

T0 标准状态下的热力学温度,273.15K

T 采样时的热力学温度,K

b一般情况下空白A低于方法检??限,温度换算为常数,故省略。设As为系数K即公式

b

Cs

为:

AfCT?KV

Af

、DNPH管捕集物质数学模型

DC?(Af?Ab)CsVe?T

D

AsV T0

式中:

CD

Af

…………标准状态下分析样品的质量浓度,mg/m3

…………样品管中目标物质的峰面积

Ab 空白管中目标物质的峰面积

As 标准物质中目标物质的峰面积

Cs 标液中目标物质的质量浓度,ug/ml

Ve DNPH管洗脱体积,ml

V 样品采集气体体积,L

T0 标准状态下的热力学温度,273.15K

T 采样时的热力学温度,K

一般情况下空白Ab

低于方法检??限,温度换算为常数,故省略。设As为系数K即公式

C

s

为:

CD?

AfVeKV

测量不确定度来源

来源

代号

备注

重复性

urel(A)

重复性带来的相对不确定度

采样体积

????????(??1)

采样时由皂膜流量计带来的不确定度

洗脱体积

????????(??2)

洗脱DNPH管时带来的不确定度

样品散发值

样品散发值Urel(C

校准曲线

????????(??)

????????(????????)

由标准物质带来的相对不确定度

????????(????????)

由配制标准物质带来的相对不确定度

????????(??????????)

由线性拟合带来的相对不确定度

洗脱体积

洗脱体积????????(??2)

采样体积????????(??1)

容量瓶

皂膜流量计

校准溶液的配制

线性拟合

重复性????????(??)

容量瓶

分析天平

微量注射器

标准物质

校准曲线????????(??)

不确定度的计算

、重复性urel(A)

对样品管进行空白加标实验,平行测试10次,A类标准不确定度如表12。

表12重复性相对不确定度

化合物

平均值

S(x)

u(A)

urel(A)

正己烷

502.571

5.586

176.63%

0.35%

乙酸乙?

501.808

3.558

112.51%

0.22%

正丁醇

497.020

1.200

37.93%

0.08%

500.058

2.995

94.71%

0.19%

丙二醇甲醚

498.835

2.265

71.61%

0.14%

甲基丙烯酸甲?

500.861

2.497

78.96%

0.16%

甲苯

500.680

2.600

82.21%

0.16%

丁酮肟

499.940

4.492

142.03%

0.28%

乙酸正丁?

499.715

3.216

101.69%

0.20%

乙苯

497.916

2.880

91.09%

0.18%

丙二醇甲醚醋酸?

498.636

3.485

110.21%

0.22%

间,对二甲苯

1002.320

2.781

87.95%

0.09%

苯乙烯

498.263

3.373

106.65%

0.21%

邻二甲苯

501.133

2.296

72.60%

0.14%

八甲基环四硅氧烷

498.129

2.387

75.48%

0.15%

1.2.3,-三甲苯

498.939

2.235

70.69%

0.14%

十甲基环五硅氧烷

500.004

2.864

90.57%

0.18%

二乙二醇丁醚

497.718

3.563

112.66%

0.23%

正十二烷

499.873

3.068

文档评论(0)

lcz009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建筑设计工程师、建筑工程师持证人

本人从事工程类行业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5年02月06日上传了建筑设计工程师、建筑工程师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