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大骨节病流行病学及预防
主要内容一、大骨节病定义二、大骨节病流行病学三、大骨节病病因四、大骨节病的预防
一、定义
二、流行病学1.流行历史在俄罗斯,通常都主伙1849年土地测量员yurenski最先发现本病,但也有人提出伊尔库次克医生Filatov于1830年首先发策在Zabaikaye居民中有“畸形性关节炎〞的存在。在我国,自17世纪以来,某些地方志上已有类似本病的记载。1934年我国医学界开始有关于本病的报道。
2.病区范围
2.病区范围在朝鲜,本病分布在北部山区,即与我国毗连的咸镜北道、咸镜南道、平安北道的一些地我。文献中还提到亚洲、欧洲甚至非洲的一些国家也有本病的散在病例。综上所述,现在资料说明,本病是发生在我国、俄罗斯的西伯利亚东南部和朝鲜西北部的一种有明显地区性地方病。
3.我国大骨节病病区其位置大体相当于东南温暖湿润地带与西北寒冷干旱地带之间的过渡部位。一般以山区、半山区、丘陵地多见,在山间谷地、河谷、甸子等低洼潮湿地区发病亢重。在西北黄土高原,以沟壑地带发病较多。东北松嫩平原、松辽平原的个别地方亦可找到发病很重的村屯。本病病区大致与土壤低硒地带一致,与克山病〔一种地方性心肌病)病区大局部重叠。
4.灶状分布无论在原苏联或中国,本病不仅只出现在特定的地区,而且在同一个病区内不同的居民点病情相差悬殊。有时相距很近的2个村屯,1个患病率很高,1个很低。有时在成片发病地区内却存在根本无病的“健康岛〞;或相反,在大片非病区出现1个“病岛〞这种灶状或片状分布在较长时间内保持相对稳定,介有时也可见病区的自然扩大或缩小现象。
5.病区分类本病常常隐匿起病,缓慢开展,很多病变持续终身,因而不能简单地以患病率来判定某一时期内1个病区病情的轻重。近来我国流行病学家提出了“活泼病区〞的概念,按病情活泼程度将病区划分为以下3类:⑴活泼病区:特点是儿童中新发病例多,手指X线影像以变化迅速、能反映新鲜病变的干骺端改变为多见。⑵静止病区:特点是儿童中找不到新发病例,手指X线影象以变化缓慢、能反映陈旧病变的骨端改变为主。⑶相对静止病区;介于以上两者之间,儿童中新发现病例较少,手指X线影像骨端改变多于干骼端改变/
6.本病主要发生于病区内以当地产玉米与麦类为食的农户,特别是贫困农户。
⑴年龄:主要累及生长中的儿童和少年,成年人中新发病例很少。儿童一般在7~8岁开始发病,重病区的发病可以提前。陕西曾报道3个月零7天的婴儿X线检查有类似本病的干骼端变化。永寿县大骨节病科学考察中在3岁儿童病理证实为大骨节病;但检查140例病区胎儿,均未发现本病的典型改变。⑵性别:男女发病率无明显差异。
6.本病主要发生于病区内以当地产玉米与麦类为食的农户,特别是贫困农户。⑶民族:我国汉、满、回、蒙、朝、藏、达斡达民族,生活在病区的俄罗斯人、日本人均可罹患,看不出有种族易感性。有些调查中看到的民族间的差异,实际上可能只是反映了生活条件方面的差异。例如东北有的病区内汉族居民患病重,朝鲜族轻,可能主要与主食不同有关。患病重的汉族居民以玉米为主食,患病轻的朝鲜族居民主食为大米。朝鲜族居民主食为玉米者,即与汉族居民同样患病。⑷家庭多发:久居病区的同一家庭内常见2个以上的患者。这可能由于在同样生活条件下接触致病因素的时机相等,不能证明有遗传因素参与。
三、大骨节病的病因大骨节病病因尚未说明,当前国内外主要有3种病因学说。1、生物地球化学说最初由原苏联学者提出,认为本病由1种或几种元素过多、缺乏或不平衡所引起。早期曾认为与水、土钙少及锶多、钡多有关。后来又主张因病区水土和主副食中含磷、锰过多而致病。这些都未能人病人体内或实验研究中找到确切根据。我国科学家发现大骨节病与环境低硒有密切关系:①我国本病病区分布与低硒土壤地带大体上一致,大局部病区土壤总硒总量在0.15mg/kg以下,粮食硒含量多低于0.020mg/kg;②病区人群血、尿、头发硒含量低于非病区人群,病人体内可查出与低硒相联系的一系列代谢变化;③病区人群头发硒水平上升时,病情下降;④补硒后能降低大骨节病的新发率,促进干骺端病变的修复。
1、生物地球化学说
但也有一些重要事实不支持低硒是本病的病因:①有些地区低硒,并不发生大骨节病,如陕西的榆林、洛南以及四川、云南一些克山病病区;有些地方硒并不很低,却有本病发生,如山东的益都,山西的左权、霍县,陕西的安康,青海的斑玛等;②补硒后不能完全控制本病的的新发;③细胞培养说明,软骨细胞生长对硒并无特殊需要;④低硒的动物实验不能造成类似本病的软骨坏死。目前,比较多的人倾向于认为低硒只是本病发病的一种条件因素。
2、真菌毒素说
2、真菌毒素说
3、有机物中毒说认为本病系由于病区饮水被腐殖质污染所致。在我国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