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书报告.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书报告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书笔记

邵钰儿13法商实验班2013200354

书名:《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作者:钱穆

出版社:三联书店

本书共分七章,分别为序、前言、汉代、唐代、宋代、明代、清代、总论。钱穆先生在书中论述了汉代、唐代、宋代、明代、清代的政治制度,每一朝代的论述内容包括中央制度、地方制度、经济制度、官员选拔制度、兵役制度和得失总论。

纵观钱穆先生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有几点是贯穿始终的:第一,钱穆先生对“封建”的理解是“封邦建国”,因此这本书中的“封建”与我们一贯所理解的“封建”恰好是相反的概念和时间段;第二,钱穆先生写这本书的目的在于让现行政治学习借鉴古代经验,走出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的怪圈,因此这本书似乎带有一丝为封建专制制度正名的意思;第三,书中部分观点也许和我们学习掌握过的内容有所不同甚至恰好相反,但也不失为一种历史的新角度。

汉代——矛盾的朝代

首先,钱穆先生对秦汉封建制度似乎有点过度加以美化,甚至于在中国的皇室与政府关系方面的论述完全与我以往学习的相关知识相悖。书中论述中国在汉代,国家的最终决策人是政府的最高长官宰相,而皇帝的权力似乎还不如宰相,当然钱穆先生剔除了类似汉武帝这般“文韬武略”因而理所应当取得权力的人,但是这样的说法易让人产生“君主立宪”的幻想,有一种英国《权利法案》颁布后皇室与内阁的微妙代入感。

秦汉制度也确有其可取之处。首先,政府成为了皇室的掣肘,这对夏以来的“家天下”是一个有力的颠覆,也开启了官僚制度的大门。其次,在汉制中,地方长官的品阶和权力与中央九卿相当,因此理论上讲不存在中央与地方之间调任的升降问题,便于人事调动。第三,汉代选举人才出现了全国性的趋向,虽然原来的三种选拔人才的方式最终只留下了“举孝廉”一种,但是官吏的任用范围扩大许多。第四,地方除最高长官外均由当地人民担任,颇有今日“港人治港”之风,地方的自主性大大增强。第五,汉制规定二十三岁始服兵役,且可以钱币免役,体现了“崇德尚儒”的文化氛围。

但是,其汉制的缺点也十分明显:首先,中央九卿与地方长官的品阶和权力似乎相当,由此就不便于中央加强统治与管理,造成中央与地方的趋同化。第二,汉制下唯一的出仕之路似乎是太学乙试得中后被派往原地方,最终原地方再次通过举孝廉的方式将之荐至中央,而孝廉完全是由地方自主决定,地方民意也并不再考虑的范畴,极易出现地方豪强与长官操纵举孝廉的情况,富的得任高官,贫者依旧无立锥之地。第三,全民皆税,此举似乎极力想让子民都参与到政治之中,但也有有意以经济实力拉开不同阶层间距离的意图,政府对田地的税收极少,但地主对农民的税收却重,由此也使得地方豪强坐大。

说汉代是一个矛盾的朝代,主要有三点依据:第一,汉代崇德尚儒的风气十分明显,二十三岁服兵役,“已积一年蓄”可见,但全民皆税下却使富者越富,贫者越贫,因此汉代的儒学还不如说是地主的儒学;第二,汉代有意抑制地主,但最终结果却是地方豪强坐大;第三,汉代的两对矛盾:中央与地方,皇权与相权之间的妥协十分明显。

唐代——慵懒的朝代

首先,贯穿始终的似乎还是钱穆先生对封建制度的美化,三省在钱穆先生完全被当作一个团结一心的政府,但实际上应该说是一个政府的三个党派,三省之间相互制约,实际上是

有加强皇权的效果的。

尽管汉代制度似乎更得先生之心,但书中也提出他那个带政治制度不少值得称颂的地方:第一,三省之间相互分工也有好处,提高了工作的效率,而且似乎在客观上增强了政府的实力,以致唐代政府对皇室的掣肘更为明显,最明显的就是“中宗封官”,唐中宗越过中书省的任命令使得他所任命的人也失去官声,由此可见,唐代三省也较为强势。第二,科举考试结束了之前的世家垄断的局面,“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不再不寻常,是汉代人才全国化的扩大化。第三,改变了汉代全民皆税的局面,按田地、按户口征税,照顾贫者弱者,在经济上对豪强有有效抑制,也对贫下中农有了救济。第四,寓兵于农,士兵们都有自己的田地。

但是唐代政治制度的缺点太致命了:第一,与汉代不同,唐代的官制与辖区有了新的界定,中央比地方高上一头,如此一来增加了惩罚官员的新形式——贬谪,这一主题频繁出现与唐代诗作中,而来不方便官员的调动。第二,观察使和节度使制度,这个几乎是唐亡的根源所在,节度使被派往地方后高地方长官一头,缺乏对地方的准确认识却大权在握,导致了后来的藩镇割据,促成了唐的灭亡。第三,中央对地方的掌控增强,地方最高长官以下官员也须由中央任免,被任免官员中有不少还是被贬谪的,而且对地方情况缺乏具体的认知,在事务中也不慎尽心,更加剧了节度使的坐大。第四,科举考试与抑制工商导致全民尚政,人才饱和,地方大量流失人才至中央,加剧了地区差异。第五,后来的“两税”政策弥补了“租庸调”过繁的不足,但是税收杂而不清。第六,“

文档评论(0)

范文文档分享圈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致力于好文档好范文的生产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