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热奄包治疗学时.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药热奄包治疗学时

中药热奄包疗法是中医外治法的一种特色治疗手段,它结合了中药药效与温热刺激的双重作用,在临床治疗中展现出独特的优势。以下从中药热奄包的历史渊源、作用机制、药物选择、制作方法、操作流程、临床应用、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历史渊源

中药热奄包疗法历史悠久,其雏形可追溯至远古时期。原始人类在生活中发现用烧热的石块、砂土等敷于身体不适部位,能缓解疼痛、减轻不适,这可以看作是热疗的最初起源。随着对药物认识的不断深入,人们开始将具有治疗作用的药物与热疗相结合,逐渐形成了中药热奄包疗法的雏形。

在中医经典著作中,有许多关于类似疗法的记载。《五十二病方》中就有用烧热的药物外敷治疗疾病的描述。汉代张仲景在《伤寒论》中记载了“以水和桂末,温熨其背”的方法,这是药物与温热疗法结合的早期实例。到了唐代,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记载了用熨法治疗多种疾病的方法,所用药物更加丰富,包括了多种中药材,并且对熨法的适应证和操作方法有了更详细的记载。明清时期,中药热奄包疗法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医家们对其理论和实践进行了系统的总结,使其成为中医外治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用机制

温热刺激作用

中药热奄包通过温热刺激作用于人体体表穴位和经络,可使局部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局部组织的营养供应和代谢。温热刺激还能降低神经末梢的兴奋性,缓解肌肉痉挛,减轻疼痛。此外,温热刺激可以调节人体的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增强机体的免疫力。

药物渗透作用

中药热奄包中的药物成分在温热的作用下,能够更好地渗透到皮肤和组织中,发挥其药效。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具有吸收功能。中药中的有效成分可以通过皮肤的毛囊、汗腺等途径进入人体血液循环,到达病变部位,从而发挥治疗作用。药物的渗透作用可以直接作用于病变组织,调节机体的生理功能,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经络调节作用

中医认为,人体经络系统是气血运行的通道,内连脏腑,外络肢节。中药热奄包作用于体表穴位,通过经络的传导作用,可以调节脏腑功能,平衡阴阳气血。不同的穴位对应着不同的脏腑和经络,选择合适的穴位进行热奄包治疗,可以起到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消肿止痛、祛湿散寒等作用。

药物选择

辨证选药原则

中药热奄包的药物选择应根据患者的病情、体质和辨证结果进行。中医强调辨证论治,不同的疾病和证型需要选用不同的药物。例如,对于风寒湿痹证,可选用具有祛风散寒、除湿通络作用的药物,如独活、羌活、防风、秦艽等;对于气滞血瘀证,可选用具有活血化瘀、理气止痛作用的药物,如川芎、红花、桃仁、乳香、没药等;对于虚寒证,可选用具有温阳散寒作用的药物,如附子、干姜、肉桂等。

常用药物分类

1.祛风除湿类:独活、羌活、防风、秦艽、威灵仙、桑寄生等。这些药物具有祛风除湿、通络止痛的作用,常用于治疗风湿痹痛、关节疼痛等疾病。

2.活血化瘀类:川芎、红花、桃仁、乳香、没药、三七等。这些药物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作用,常用于治疗跌打损伤、瘀血肿痛、痛经等疾病。

3.温阳散寒类:附子、干姜、肉桂、吴茱萸等。这些药物具有温阳散寒、通络止痛的作用,常用于治疗虚寒证、寒凝气滞证等疾病。

4.理气止痛类:木香、香附、延胡索、川楝子等。这些药物具有理气止痛的作用,常用于治疗气滞疼痛、胃脘疼痛等疾病。

5.消肿散结类:半夏、天南星、白芥子、海藻、昆布等。这些药物具有消肿散结的作用,常用于治疗痰核、瘰疬、肿块等疾病。

制作方法

药材粉碎

将选用的中药材洗净、晾干,然后进行粉碎。粉碎的程度一般以能通过80100目筛为宜。粉碎后的药物颗粒大小均匀,有利于药物的混合和吸收。

药物调配

根据辨证结果和治疗需要,将不同的中药材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调配。调配时应注意药物的君臣佐使关系,确保药物的协同作用。调配好的药物可以装入布袋中备用。

装袋

选择合适的布袋,一般以棉布或纱布为宜。布袋的大小和形状应根据治疗部位和需要进行选择。将调配好的药物装入布袋中,每袋药物的重量一般为200500克。装袋后应将布袋口扎紧,防止药物漏出。

加热

将装有药物的布袋放入蒸锅中蒸2030分钟,或用微波炉加热35分钟,使药物温度达到6070℃。加热时应注意控制温度和时间,避免药物过热或烧焦。

操作流程

评估患者

在进行中药热奄包治疗前,应详细评估患者的病情、体质、过敏史等情况。了解患者的疾病诊断、症状表现、疼痛程度、局部皮肤情况等,排除禁忌证。对于皮肤破损、感染、过敏等患者,不宜进行热奄包治疗。

选择穴位和部位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辨证结果,选择合适的穴位和部位进行热奄包治疗。穴位的选择应遵循近部选穴、远部选穴和辨证选穴的原则。常用的穴位包括肩部的肩髃、肩髎,腰部的肾俞、命门,膝关节的犊鼻、鹤顶等。治疗部位应清洁干净,去除油脂和污垢。

热奄包

文档评论(0)

乐乐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乐乐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