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第1页,共3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高压氧简介脑梗死TIA脑出血颅内感染性疾病其他神经科疾病第2页,共3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高压氧简介定义:国际水下及高气压医学会(UnderseaHyperbaricMedicalSocietyUHMS)高压氧治疗专业委员会这样描述:病人在高于一个大气压的环境里吸入100%的氧治疗疾病的过程叫高压氧治疗。第3页,共3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高压氧治疗的基本原理和作用一、提高血氧张力、增加血氧含量生理条件下动脉血氧含量是物理溶解氧同血红蛋白(Hb)结合氧的总和。其中极少量为物理溶解氧,Hb携氧居于主导地位。组织、细胞直接利用的氧为物理溶解氧。通常条件下组织和组织细胞中氧张力远低于动脉血溶解氧,靠张力差从溶解氧中获取氧供。而Hb中的结合氧不断解离为溶解氧,从而维持组织血供。由此可知血液中物理溶解氧是机体摄氧的必经之路.第4页,共3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生理条件下组织氧供示意图毛细血管壁毛细血管壁组织、细胞血红蛋白结合氧物理溶解氧第5页,共3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高压氧条件下,物理溶解氧量显著增多,组织直接利用物理溶解氧,因而很少或无需血红蛋白结合氧的解离供氧,改变了供氧方式。
这是高压氧治疗的生理基础因素。即机体代谢所需要的氧,无需依赖
氧和血红蛋白(HbO2)的解离,仅靠物理溶解氧供应即可满足。第6页,共3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二、高压氧明显改善缺血、缺
氧组织血供,增强微循环功能试验证实:对于缺血组织,高压氧可使其血流速度加快,微循环得到改善,侧支循环较早建立。对于缺血性脑血管病等缺血、缺氧性疾病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对于微循环灌注量极度减少的情况未必收到预期效果。第7页,共3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三、抗菌作用:氧本身就是一种广谱抗生素,它不仅抗厌氧菌,也抗需氧菌。对厌氧菌的抗菌作用:厌氧菌需在无氧或氧分压较低的环境中才能生长,氧分压增高时,其生长便受到抑制。高压氧也有抗需氧菌作用高压氧促进白细胞的杀菌作用第8页,共3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四、高压氧作用下氧的有效弥散半径加大,弥散深度和范围增加
根据气体弥散规律:气体从高分压环境向低分压环境弥散以取得平衡,分压差越大弥散的速度越快,距离越远。通常脑的毛细血管网平均距离约为60μm。正常情况下人脑灰质毛细血管的弥散距离有效半经约为30μm,而在高压氧下可达100μm。在炎症、外伤、烧伤等情况下,组织细胞水肿,细胞与毛细血管间距加大,在常压下吸氧满足不了组织细胞的氧供,而高压氧的正确应用可很好改善上述缺氧情况。第9页,共3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五、其他
高气压对于禁锢于体内的气栓、气泡所致疾病的疗效是不可替代的。高分压的氧可以加速体内其他有害气体的消除。如:CO、二氯甲烷等。另外,有学者认为,0.25MPa的HBO可明显抑制结核菌生长第10页,共3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六、高压氧对神经系统的影响高压氧对大脑皮层活动的影响兴奋期:约高压氧吸氧30分钟。一般人感觉思维敏锐,注意力容易集中。学习、阅读、写作能力、记忆力、理解力均增强。抑制期:注意力分散,思维迟钝,上述能力下降。上述变化与脑部网状结构有关。高压氧影响正常的中枢神经非特异性传导系统的功能活动,是表现时相性变化的主要原因。第11页,共3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高压氧对血脑屏障的影响高压氧可增加血脑屏障的通透性,这种通透性是可逆的,因而可以利用高压氧使血液中的化学药物通过血脑屏障,使脑部感染或恶性肿瘤得到有效的治疗。高压氧对脑组织及脑脊液的氧分压影响高压氧下脑血流量有所减少,但脑组织及脑脊液的氧分压却增高,因而对于解除或减轻脑缺氧,从而恢复脑功能有积极作用。第12页,共3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高压氧对脑血流量的影响使正常脑血管收缩,阻力增加,脑血流量减少。促使椎-基底动脉系统血流量增加。对缺血脑血管无明显收缩作用,因而脑血液流经病灶脑组织要比正常脑组织多。降低颅内压。第13页,共3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高压氧下血压变化主要取决于心输出量和血管收缩所致外周阻力两个变化因素心输出量减少明显,则受缩压下降,同时伴有外周阻力明显增加,则收缩压稍有升高,而舒张压明显升高第14页,共3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脑梗死众所周知,神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