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源性疾病防治知识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VIP

食源性疾病防治知识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食源性疾病防治知识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下列哪项属于食源性疾病的核心特征?

A.疾病发生与摄入食物直接相关

B.患者出现相同临床症状

C.多人同时发病

D.致病因子为生物性病原体

答案:A

解析:食源性疾病的定义是“通过摄食进入人体的各种致病因子引起的、通常具有感染或中毒性质的一类疾病”,其核心是“与摄入食物直接相关”。B、C为常见表现但非必要条件,D错误,因致病因子包括生物性、化学性、物理性。

2.以下哪种病原体是我国最常见的食源性疾病致病菌?

A.沙门氏菌

B.副溶血性弧菌

C.金黄色葡萄球菌

D.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

答案:A

解析:根据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数据,沙门氏菌是我国细菌性食源性疾病中检出率最高的致病菌,常见于禽肉、蛋类及其制品。

3.诺如病毒引起的食源性疾病主要传播途径是?

A.经水传播

B.接触传播

C.粪-口传播

D.虫媒传播

答案:C

解析:诺如病毒具有高度传染性,主要通过被污染的食物、水经口摄入感染,也可通过接触患者呕吐物或粪便气溶胶传播,但核心是粪-口途径。

4.以下哪种食物最易被副溶血性弧菌污染?

A.未煮熟的鸡蛋

B.冷藏的剩米饭

C.生腌海鲜

D.霉变的花生

答案:C

解析:副溶血性弧菌是嗜盐菌,主要存在于海水及海产品中,生腌蟹、虾等未彻底加热的海产品是其主要污染载体。

5.细菌性食源性疾病的潜伏期通常为?

A.1-2小时

B.2-48小时

C.3-7天

D.1周以上

答案:B

解析:大多数细菌性食源性疾病(如沙门氏菌、副溶血性弧菌)的潜伏期为2-48小时,毒素型(如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可短至1-6小时,感染型(如弯曲菌)可长至2-5天,但总体以2-48小时为主。

6.下列哪项不属于化学性食源性中毒?

A.亚硝酸盐中毒

B.毒蘑菇中毒

C.瘦肉精中毒

D.河豚毒素中毒

答案:B

解析:毒蘑菇中毒属于生物性(真菌毒素)食源性疾病,亚硝酸盐(化学物质)、瘦肉精(β-受体激动剂)、河豚毒素(生物源性化学物质)均为化学性或生物源性化学毒素中毒。

7.家庭加工食品时,为预防交叉污染,正确的操作是?

A.用切过生肉的刀直接切熟食

B.生熟食品使用同一菜板但清洗后

C.生食和熟食分开放置在冰箱上下层(生在下,熟在上)

D.处理生食后直接处理熟食

答案:C

解析:交叉污染主要因生食中的致病菌污染熟食,冰箱中应将生食(如肉类)放置在下层,熟食(如熟肉、沙拉)在上层,避免汁液滴落污染。A、B、D均可能导致交叉污染。

8.以下关于食品冷藏的说法,正确的是?

A.冷藏温度应控制在0-4℃

B.所有食品冷藏后可无限期保存

C.冷藏能彻底杀灭细菌

D.剩饭菜冷藏前需等完全冷却

答案:A

解析:冷藏的核心是抑制细菌繁殖,最佳温度为0-4℃;B错误,冷藏仅延缓微生物生长,不能无限期保存;C错误,冷藏无法杀灭细菌;D错误,剩饭菜应尽快冷藏(2小时内),避免在室温下长时间存放(危险温度带5-60℃)。

9.下列哪类人群不属于食源性疾病的高危人群?

A.65岁以上老年人

B.孕妇

C.健康成年人

D.免疫力低下的肿瘤患者

答案:C

解析:高危人群包括婴幼儿、老年人、孕妇、免疫功能低下者(如肿瘤患者、艾滋病患者),健康成年人相对不易发展为重症。

10.发生疑似食源性疾病后,最关键的措施是?

A.自行服用止泻药

B.保留剩余食物样本

C.立即催吐

D.大量饮水稀释毒素

答案:B

解析:保留剩余食物、呕吐物或排泄物样本,有助于实验室检测确定致病因子,为后续治疗和溯源提供依据。自行用药可能掩盖病情,催吐仅适用于特定毒素(如某些化学毒物)且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大量饮水需根据病情调整。

11.以下哪种加工方式能有效杀灭大部分食源性致病菌?

A.食物中心温度达到70℃并持续2分钟

B.食物表面煎至金黄

C.用沸水快速焯烫5秒

D.冷藏保存3天

答案:A

解析:根据食品安全操作规范,大多数致病菌(如沙门氏菌、大肠杆菌O157:H7)在70℃持续2分钟即可被杀灭。表面煎熟不代表中心温度达标,焯烫时间过短,冷藏无法杀灭细菌。

12.下列哪种情况可能导致真菌毒素污染?

A.大米储存于干燥通风处

B.玉米在潮湿环境中霉变

C.苹果表面有虫蛀痕迹

D.新鲜蔬菜未清洗直接食用

文档评论(0)

136****467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