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阳市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月考模拟试卷.docVIP

祁阳市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月考模拟试卷.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祁阳市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月考模拟试卷

祁阳市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月考模拟试卷

一、基础知识与运用(共20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潺潺(chán)踉跄(qiàng)骇人听闻(hài)鲜为人知(xiān)

B.惩处(chéng)羁绊(jī)拈轻怕重(niān)恍然大悟(huǎng)

C.纠正(jiū)气氛(fēn)恍惚(huǎng)咄咄逼人(duō)

D.模仿(mó)模糊(mó)匀称(chèn)人声鼎沸(dǐng)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A.油光可鉴鲜为人知恍然大悟惟妙惟肖

B.气冲斗牛相形见拙长途拔涉美仑美奂

C.按步就班疲惫不堪气急败坏锲而不舍

D.钦佩不已相题并论莫衷一是历历在目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通过这次活动,使我深刻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B.他的演讲生动有趣,给听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C.是否积极参加课外活动,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

D.为了防止这类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4.下列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

A.《阿长与〈山海经〉》选自鲁迅先生的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表达了作者对长妈妈的感激和怀念之情。

B.《老王》一文中,杨绛先生通过回忆一位不幸的老王,表达了对他善良品质的赞美和对底层人民的同情。

C.《叶圣陶先生二三事》通过几件小事,展现了叶圣陶先生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治学态度。

D.《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其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体现了儒家思想中的中庸之道。

5.默写(8分)

(1)海上生明月,。(张九龄《望月怀远》)

(2),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3),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4),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5),关山度若飞。(《木兰诗》)

二、阅读理解(共30分)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6-7题。(共6分)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6.诗歌的前两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2分)

7.诗中“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4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共9分)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8.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4分)

(1)师:

(2)善:

(3)焉:

(4)改:

9.这句话出自哪部经典?请简要说说这句话的意思。(5分)

(三)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11-13题。(共15分)

那树

它生在村边,靠近小河。日影斜照,竹影摇曳,它是一株树。树干粗壮,枝叶繁茂,它是一株树。

春天,它抽出嫩芽,绿意盎然;夏天,它枝繁叶茂,浓荫蔽日;秋天,它果实累累,香气四溢;冬天,它银装素裹,傲然挺立。它见证着村庄的变迁,也见证着人们的生活。

小时候,我常常在树下玩耍,听老人讲树的故事。他们说,这株树很灵验,能保佑村庄平安。于是,我常常在树下祈祷,希望村庄永远安宁。

后来,村庄发展了,树却面临危险。人们要砍掉它,建一座工厂。我十分着急,到处奔走,希望人们能留下这株树。但人们不听,最终还是把树砍了。

树倒了,我十分悲痛。我站在树桩前,看着它曾经的身影,心中充满了不舍。我知道,这株树不仅是村庄的标志,也是我童年的回忆。

如今,我长大了,离开了村庄。但我常常想起那株树,想起它为村庄带来的荫凉,想起它为人们带来的希望。我希望,未来能有机会再见到它,再感受它的气息。

10.文中“它”指的是什么?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5分)

11.文章中描写了树的哪些季节特征?请分别举例说明。(5分)

12.文章最后一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5分)

三、写作(共50分)

13.题目:那一次,我懂得了______

要求:请将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参考答案

一、基础知识与运用(共20分)

1.B

2.C

3.B

4.D

5.

(1)天涯共此时

(2)谁家玉笛暗飞声

(3)沉舟侧畔千帆过

(4)夜阑卧听风吹雨

(5)万里赴戎机

二、阅读理解(共30分)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6-7题。(共6分)

6.描绘了国都残破、草木丛生的景象。(2分)

7.诗人感伤时局动荡,思念家人,内心痛苦。(4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共9分)

8.

(1)老师

(2)好,善

(3)兼词,表示“的”

(4)改正(错误)(4分)

9.这句话出自《论语》。意思是:几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师。我选择他好的方面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好的方面就对照自己,加以改正。(5分)

(三)阅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an067-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