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2025/2/19;音韵学与语音学不一样;2025/2/19;2025/2/19;2025/2/19;2025/2/19;2025/2/19;2025/2/19;2025/2/19;宋三十六字母;2025/2/19;比如:红[o?]、孔[o?]、贡[o?]三者声调不一样,属于3个不一样韵类,而它们所包含韵母只有一个。
韵类有声调差异,而韵母不论声调。
韵部不计较韵头,也不计较声调,所以,韵部概念比韵和韵母都大。;3.等和呼;下面是中古二呼与今音四呼对比:;比如《韵镜》中开合两组以及四等排列;等韵图;2025/2/19;广州方言保留完整鼻音韵尾和入声韵尾,比如:;入声韵例字;2025/2/19;古代四声与当代方言区声调对应表;2025/2/19;3直音:用同音字注音,相对于读若和譬况譬况,直音法用完全同音字注音是一大进步,不过,有时同音字较少,或者用来注音同音字本身就是个生僻字,也会影响注音效果。如:瑊,音鍼。玏,音勒。
4反切:用两个字来给另一个汉字注音方法。口诀以下:
上字取声母定清浊;下字取韵调定开合
例:顿,都困切;礼,卢启切;乌,哀都切;第二节中古音;研究古代音韵多从中古音入手,这是因为,除中古音本身有其承上启下性质外,这个时期有一部声、韵、调体系完整《广韵》。凭借它上推上古音,下推近古音,都是较为方便。
《广韵》是我国现存最早又较完备一部韵书,反应了中古语音系统。;一、韵书介绍
研究中古音依据主要是韵书。
韵书是我国古代一个按韵母编排字典。韵书特点是把同韵或同音字编排在一起,便于写诗填词人选字押韵。
中古时期语音系统将《切韵》一系韵书作为代表。;最早韵书是三国时魏李登编著《声类》。现存最早韵书是隋代陆法言《切韵》,书成于隋代仁寿元年,即601年。
宋真宗赵恒大中祥符元年(1008),由陈彭年等人奉敕编修《大宋重修广韵》简称《广韵》,意思是扩大、丰富《切韵》《唐韵》。这是我国第一部官修韵书,现在用得最广泛,被称为《宋本广韵》,《广韵》基本上继承了《切韵》音系和反切。人们依据《广韵》整理出来语音系统叫做“《切韵》音系”,也称“广韵音系”,这就是中古音音系,代表隋唐时代语音系统。《广韵》是研究中古音关键材料。;二、《广韵》编排体例:
第一,先按平、上、去、入四声分为五卷
第二,每个声调下再分韵。一个韵选一个代表字作为本韵名称,叫韵目。如东韵即以“东”为韵目。上平28韵,下平29韵,上声55韵,去声60韵,入声34韵,共206韵。
第三,每一韵中以声纽不一样再分若干小韵。如东韵“同”小韵中有同、仝、童、僮、铜等45个同音字。;1.分卷、韻和小韻(一);1.分卷、韻和小韻(二);1.分卷、韻和小韻(三);1.分卷、韻和小韻(四);1.分卷、韻和小韻(五);1.分卷、韻和小韻(六);1.分卷、韻和小韻(七);三、《广韵》声母系统;四、《广韵》韵母系统
1、《广韵》一共有206个韵。
为何中古会有这么多韵呢?
这206韵包含声调不一样。
这206韵不是同时同地一个语言韵母系统,而是兼有南北古今方言韵母系统。
2、十六摄
等韵学家们把206韵归并为16个大类,叫做十六摄。
归并标准:韵尾必须相同,主要元音相同或相近。;1、通摄
2、江摄
3、止摄
4、遇摄
5、蟹摄
6、臻摄
7、山摄
8、效摄;五、《广韵》声调
《广韵》206韵按四声分卷,即平、上、去、入四声,汉语有4个声调,是南北朝诗人发觉。中古时期汉语有四声调:平声、上声、去声、入声。不过,其中平、上、去是调值高低升降;入声实际上与韵类相关,是指带塞音韵尾音节。;古人对四声认识,非常玄妙。
明末和尚真空《玉钥匙歌诀》:
平声平道莫低昂,上声高呼猛烈强。
去声分明哀远道,入声短促急收藏。
明末袁子让《字学元元》:
大约平声铿锵,上声苍老,去声脆嫩,入声直朴。
中古四声调值问题,至今没有处理。;中古诗人为了押韵,把汉语声调分为两类:平声和仄声。与四声关系是:
平仄中古四声
平声→平声
↗上声
仄声→去声
↘入声
平声又叫舒声,仄声又叫促声。中古诗人写格律诗,对平仄要求极严。;2025/2/19;王力三十二声母;2025/2/19;2025/2/19;2025/2/19;2025/2/19;2025/2/19;2025/2/19;比如:“微”古读作“明”
《水经注﹒汉水篇》:“文水即门水也。”。“文”属于“微”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DB33_T 2276-2020抹茶加工技术规范.docx VIP
- 2025最新高中英语熟词生义归纳500例.docx
- 公开课大班数学活动之《认识10以内的序数》课件.pptx VIP
- 工厂质量管理体系.pptx VIP
- 2025年党史知识竞赛测试题库附答案.docx VIP
- 视觉素养导论知到智慧树期末考试答案题库2024年秋西安交通大学.docx VIP
- CQI-14汽车售后服务管理.pptx VIP
- 江苏省徐州市市区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英语【试卷+答案】.pdf
- 视觉素养导论智慧树知到答案2024年西安交通大学.docx VIP
-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典型例题第三单元因数与倍数·提高篇【十一大考点】(原卷版+解析).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