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警惕劳动教育的浪漫化倾向
摘要:劳动是人的本质活动,是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途径。然而现代社会依然存在大量的“劳动之苦”,对底层“劳力者”及其子女来说,异化的劳动仍然导致了他们的片面发展。本研究尝试以社会学的眼光透视劳动教育,通过对中部地区某城乡接合部小学的六位六年级学生进行半结构化访谈,发现他们的劳动体验是一个消极与积极并存的复杂情感结构。他们中的大多数拥有良好的劳动观念、劳动能力、劳动习惯与品质,但并不擅长创造性、合作性、技术性与精细化的劳动。劳动体验深深影响了他们的职业期待,“懂事的安乐者”甘于“子承父业”,“不甘的逆袭者”致力于通过教育改变命运,而“叛逆的对立者”则妄图一夜暴富。
关键词:劳动异化劳动教育“劳力者”子女劳动素养
一、研究缘起
劳动托举梦想,奋斗书写华章。劳动教育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对培育时代新人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劳教结合是我国开展劳动教育的理论根基。在阶级社会中,劳动发生了异化,劳动异化导致了人的片面发展,学者黄济将“劳动异化”概括为:劳动者受苦,不劳动者享福;劳动的果实成了剥削阶级任意挥霍的财富;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发生了分离和对立;少数人的发展以牺牲大多数人的发展为前提。[1]马克思和恩格斯正是深刻洞察了这种弊端,因此在《资本论》中指出,“未来教育对所有已满一定年龄的儿童来说,就是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2]。全面发展的人是体脑并用、同时参与劳动并享受闲暇的人,体脑劳动都是人本质力量的彰显,而休闲化劳动“终结了过去时代的谋生性劳动,开启了作为人的类本质的全面自由的劳动”[3]。
当前,世界范围内的科技革命浪潮正在迅速改变劳动形态,体力劳动占主导的时代一去不复返,脑力劳动、创造性劳动、复合劳动越来越成为人类文明发展的引擎。但同时,我国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大量的“劳力者”仍然在从事“不光鲜”的劳动,付出了繁重的体力才换来微薄的薪资。他们的“主体能力不能全面发展和施展、劳动者的本质力量反而被劳动产品所奴役”[4]。
“劳力者”与“劳心者”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阶层表述方式,出自《孟子·滕文公上》,“故曰,或劳心,或劳力;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5]。一般而言,“劳力者”指依靠体力劳动来维持基本生存需要的劳动者群体,包括农民、农民工、工人等社会处境不利人群,他们的受教育程度相对较低,从事的工作技术含量较低且劳动强度大、劳动时间长,他们的工作收入较低、工作不稳定而且缺乏保障。[6]本文将小商贩、快递员、外卖员等服务业从业者也称为“劳力者”,泛指处于社会底层、从事低技能职业、家庭资本缺失的群体。
劳动世界,在当今依旧割裂为“劳心者”的劳动世界和“劳力者”的劳动世界,劳动教育也呈现出明显的浪漫化倾向。研究者曾调研过部分城市小学开展劳动教育的方法举措与学生的劳动体验。“劳心”的中上阶层子女从小在温室中长大,极少感受到劳动之苦,对他们而言,服务自我、家庭与社会的劳动是轻松且快乐的,他们将其当作一种休闲、一种娱乐、一种消遣,或是能够拓宽自身视野的“好玩儿”的活动。即使他们在劳动的过程中感受到了劳动的不易,那也是人为创造的、短暂的、少量的“苦”。
然而底层的“劳力者”子女,他们从小就被劳动的“场”所包围,整日目睹父母亲人劳作的艰辛。他们对劳动的体验不是岁月静好的浪漫与诗意,而是为了生计不断奔波的仓皇与疲惫;不是所需皆能购买、等待他人服务的“霸气”,而是节衣缩食,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的“小气”。他们很小就能够生活自理,因为没有人帮助他们吃饭穿衣;他们很早就承担了洗衣做饭、照顾弟弟妹妹等繁重的家务劳动,因为懂事的他们希望自己的付出能为父母减轻压力。他们对劳动的体验、看法与态度究竟如何?这样的劳动经历导致他们形成了怎样的劳动素养?又将如何影响他们的职业期待?
二、研究设计
本研究希望走进“劳力者”子女的内心世界,以半结构化的深度访谈为主要研究方法,深入揭示他们真实的劳动体验,劳动素养的特征以及对自身职业期待的影响。通过目的性抽样和滚雪球抽样相结合的方式,最终将研究对象定为中部地区某城乡结合部Y小学的六位六年级学生(见表1)。
三、消极与积极并存:“劳力者”子女复杂的劳动体验与劳动素养
不同于“劳心”的中上阶层子女在大量精心设计的活动中产生的对劳动田园诗意般纯粹积极的感受,“劳力者”子女的劳动体验呈现消极与积极并存的复杂局面。
(一)“劳力者”子女消极的劳动体验
一是“辛苦”与“脏乱”,被繁重的体力劳动压垮。当前,包括国家纲领性文件在内的绝大多数论文都在警示劳动教育不能重蹈体力劳动占主导的覆辙,但对“劳力者”及其子女而言,“辛苦”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成人胃残余量超声监测技术规范.docx VIP
- 金属冶炼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事故应急处置和案例分析.ppt VIP
- 采购降本推进计划.pdf VIP
- 定制产品合同协议.docx VIP
- 恒大地下车库VI标识标牌标准化方案(超豪华版)恒大地产集团.pdf VIP
- 【教学课件】《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人教).ppt VIP
- 滚动轴承外球面球轴承和偏心套外形尺寸.pdf VIP
- 第一单元第四课《上学路上》教案 湘美版(2024)一年级上册.doc VIP
-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doc VIP
- 2024年03月上海市公安局浦东分局2024年上半年度招考文员笔试上岸试题历年典型考题与考点剖析附带答案解析.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