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峰塔的历史.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千年一塔-雷峰塔

在杭州西湖,“雷峰夕照”与“宝石流霞”两大绝美景色隔湖相望,让雷峰塔与保俶塔这两座地标添了几分浪漫色彩。

今天我们要细说的,是立于西湖南岸的雷峰塔。

许多人或许不知道,始建于吴越国时期的雷峰塔,曾几经损毁与重建。现在人们看到的这座新塔,到今年也已经走过20载春秋。

再回望,雷峰塔是如何走过漫长的岁月,又实现了怎样的跨越与重生?

1924年9月25日,是杭州历史上一个不寻常的日子。

下午1时40分许,住在孤山俞楼的国学大师俞平伯,在阳台望向西湖对岸,黄雾漫天,雷峰塔倒塌了,塔身倾倒的速度很快。下午4时,俞平伯到了现场,大地上只见黄土一堆,废墟之上,一大堆人正把雷峰塔的砖头背回家。

事实上,这已不是雷峰塔第一次遭遇劫难。

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年),吴越末代国王钱俶为供奉佛螺髻发舍利、祈求国泰民安,花费六年时间耗巨资建成雷峰塔,雷峰塔的故事从此开启。

北宋末年,外围木构建筑被烧毁;南宋宁宗庆元元年(1195年),重修一新;明代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倭寇大举进犯,杭州被围,战火中雷峰塔遭遇了第二次火劫,仅存砖塔心。

1924年雷峰塔倒塌之后,“西湖十景”变成了九景。不仅如此,西湖水面子午线上,原本保俶塔、雷峰塔分列两点,雷峰塔一倒,从此北重南轻,西湖失衡。

有学者认为,雷峰塔倾圮,犹如西子姑娘断其一臂。园林建筑大师陈从周表示:“雷峰塔倒掉,西湖南面景皆虚。”

此后,民国时期曾出现过三次要求重建雷峰塔的浪潮。人们认为,雷峰塔与国家气运紧密相关,倡导重建雷峰塔,正如向往一个富强的新社会面貌。然而乱世之间,雷峰塔的重建也就这么拖下来了。

“一水沉沉数劫灰,几番金碧几蒿莱。梦回苦忆雷峰塔,谁是湖山再造才。”中国近现代爱国主义者和民主主义教育家黄炎培就连做梦都想着古塔重现。

谁是湖山再造才?世纪之交,浙江给出了答案。

1999年7月,浙江省委、省政府作出了重建雷峰塔、恢复“雷峰夕照”景观的决定,并成立了省“双景”协调小组及办公室。

从启动到完工,雷峰塔施工建设只花了一年零十个月,但前期的设计和论证却费了两年多时间。

新建一座什么样的塔?这是最让大家伤脑筋的问题。

2000年开始,省市有关部门召开多轮专家论证会,对10个雷峰塔设计方案和4个“雷峰夕照”景区方案进行评议。2000年3月27日,雷峰塔设计方案和模型在杭州湖畔居展出,接受市民评议。

当时,方案主要有两种:一是老衲式样的塔,也就是人们看到过的明代被焚烧后的残塔;二是还原雷峰塔最初的模样,南宋画家李嵩曾在《西湖图》中画过南宋时期重修的雷峰塔,就是木构砖身的楼阁式塔。

几经斟酌,最终的方案中,雷峰塔与《西湖图》中形象相仿,沿袭了宋塔传统之外檐斗拱结构(在外面就能看到斗拱),保留了宋式古塔所特有的特征和韵味。而在材料上,虽是铜制,但经过涂层与预氧化技术处理后,看上去仿佛木料,体现了文化传承与技术创新的融合,实现“技术上是现代的,形象上要能传达历史信息”的效果。

在雷峰塔开工重建之前,还有一项必须要做的工作,就是发掘雷峰塔的地宫。这件事在当时轰动了全城。

关于雷峰塔倒掉的原因,有这样一种说法:雷峰塔的塔身,是特质的空心“藏经砖”,里头珍藏着五代吴越的经书,是中国早期雕版印刷术的见证。然而,因为“金”和“经”读音相近,以讹传讹,“藏经砖”成了“藏金砖”,于是就有人去捡砖头。日复一日,原本就年老失修的雷峰塔,终不堪重负而倒塌。

“藏金”虽是传言,但雷峰塔下确实藏有珍宝。

发掘工作从2001年3月11日上午9时开始,一直延续到次日凌晨3时,浙江电视台对地宫发掘作现场全程直播,中央电视台、香港凤凰电视台以及来自北京、上海、辽宁、河南、山东、江苏等地的30多家媒体,对考古发掘的每一步骤都在第一时间进行追踪报道。

整整18个小时,一个被埋藏千年、承载着神秘古老的王朝悠久历史的入口展示在人们面前。

雷峰塔地宫最受关注的,当属正中心位置的大铁函。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郑嘉励当时是参与地宫发掘的年轻考古队员,他说:“铁函打开的一刹那,只见一座金涂塔巍然耸立,底部水锈斑斑,上半身则光彩照人,一如新造。”

文物重见天日,古塔再焕新生。2002年10月25日,雷峰塔重建落成。

新建成的雷峰塔,是中国第一座彩色铜雕塔,体量堪称“古塔之最”,总共耗费了280吨铜,是迄今为止古今中外采用铜件最多、铜饰面积最大的铜塔。

重生后的雷峰新塔,建在遗址之上,保留了旧塔被烧毁之前的楼阁式结构,完全按照南宋初年重修时的风格、设计和大小建造,成为杭州南宋文化人文景观的重要标志。

“上苍无意留古砖,盛世有心铸新瓦”。

雷峰塔的重建,让久违78年的“雷峰夕照”重现人间,“一湖映双塔,南北相对峙”,“西湖十景”终于再度回归完整体。

如今的雷峰塔内,新塔与遗址保护结合起来,形成了“新塔在上、遗址在下”的格局,保护遗

文档评论(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