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第1页,共2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中微子是一种基本粒子,不带电,质量极小,几乎不与其他物质作用,在自然界广泛存在。太阳内部核反应产生大量中微子,每秒钟通过我们眼睛的中微子数以十亿计。中微子的观测 中微子只参与非常微弱的弱相互作用,具有最强的穿透力,能穿越地球直径那么厚的物质。在100亿个中微子中只有一个会与物质发生反应,因此中微子的检测非常困难。正因为如此,在所有的基本粒子,人们对中微子了解最晚,也最少。实际上,大多数粒子物理和核物理过程都伴随着中微子的产生,例如核反应堆发电(核裂变)、太阳发光(核聚变)、天然放射性(贝塔衰变)、超新星爆发、宇宙射线等等。宇宙中充斥着大量的中微子,大部分为宇宙大爆炸的残留,大约为每立方厘米100个。1998年,日本超神冈(Super-Kamiokande)实验以确凿的证据发现了中微子振荡现象,即一种中微子能够转换为另一种中微子。这间接证明了中微子具有微小的质量。此后,这一结果得到了许多实验的证实。中微子振荡尚未完全研究清楚,它不仅在微观世界最基本的规律中起着重要作用,而且与宇宙的起源与演化有关,例如宇宙中物质与反物质的不对称很有可能是由中微子造成。第2页,共2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微中子即中微子中微子是一种难以捉摸的基本粒子,有三种类型,即电子中微子、μ中微子和τ中微子。它们质量非常小,不带电。太阳、宇宙线、核电站等都能产生大量中微子。它极难被探测,几乎不与物质发生相互作用,被称为“鬼粒子”,可以轻松地穿过人体、建筑,甚至地球,不带来任何影响。所以,中微子在概念被提出26年后,科学家才在实验室中第一次观测到这种神秘粒子的存在。中微子不仅在微观世界最基本的规律中起着重要作用,而且与宇宙的起源与演化有关,例如宇宙中物质与反物质的不对称很有可能是由中微子造成。中微子尽管曾被许多人认为是虚幻的,但它却能够做到如光线穿透窗玻璃那般穿透金属铅之类的厚重物质,并且在运动过程中有三分之一会发生从一种形态转为另一种的振荡现象。很多人认为,这些特性无疑将令规则严苛的爱因斯坦相对论在其面前失去部分效用。以前人们以为中微子是没有质量的,永远以光速飞行。1998年日本的超级神冈实验发现它们可以从一种类型转变成另一种类型,称为中微子振荡,间接证明了它们具有微小的质量。不过这个质量非常非常小,到现在还没有测出来,它们的飞行速度非常接近光速,到现在也没有测出与光速的差别。由于它很难探测,是我们了解最少的基本粒子,现在还存在大量的未解之谜。正因为如此,在其它粒子都有大量证据证明严格遵守相对论时,也有不少人怀疑中微子会不会是个特例?[1]中微子的谜团中微子有大量谜团尚未解开。首先它的质量尚未直接测到,大小未知;其次,它的反粒子是它自己还是另外一种粒子;第三,中微子振荡还有两个参数未测到,而这两个参数很可能与宇宙中反物质缺失之谜有关;第四,它有没有磁矩;等等。因此,中微子成了粒子物理、天体物理、宇宙学、地球物理的交叉与热点学科。[2]第3页,共2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历史年表1930年,德国科学家泡利预言中微子的存在。1956年,美国莱因斯和柯万在实验中直接观测到中微子,莱因斯获1995年诺贝尔奖。1962年,美国莱德曼,舒瓦茨,斯坦伯格发现第二种中微子——缪中微子,获1988年诺贝尔奖。1968年,美国戴维斯发现太阳中微子失踪,获2002年诺贝尔奖。1985年,日本神岗实验和美国IMB实验发现大气中微子反常现象。1987年,日本神岗实验和美国IMB实验观测到超新星中微子。日本小柴昌俊获2002年诺贝尔奖。1989年,欧洲核子研究中心证明存在且只存在三种中微子。1995年,美国LSND实验发现可能存在第四种中微子——隋性中微子。1998年,日本超级神岗实验以确凿证据发现中微子振荡现象。2000年,美国费米实验室发现第三种中微子,陶中微子。2001年,加拿大SNO实验证实失踪的太阳中微子转换成了其它中微子。2002年,日本KamLAND实验用反应堆证实太阳中微子振荡。2003年,日本K2K实验用加速器证实大气中微子振荡。2006年,美国MINOS实验进一步用加速器证实大气中微子振荡。2007年,美国费米实验室MiniBooNE实验否定了LSND实验的结果。第4页,共2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5页,共2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6页,共2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7页,共2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8页,共2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β衰变第9页,共23页,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牙合架、面弓 培训专用.ppt VIP
- 谐音背单词联想记忆七天背完高中单词打印版.docx VIP
- 八年级语文上册新教材解读课件(统编版2024).pptx
- 建设工程监理质量管理体系技术和档案管理制度汇编样本.doc
- GB 30251-2024 炼化行业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pdf VIP
- 香精香料基本知识培训课件.pptx VIP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案 第16课 商贸文化.docx VIP
- Unit 5(第1课时 Section A 1a-1d)(教学设计)七年级英语上册(人教版2024).pdf VIP
- 人教版中考英语单词巧记妙背三(单词句子图片结合记忆)课件.pptx VIP
- 第6课 从小爱科学 第1课时(教学设计)2025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