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鹤岗市绥滨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题库及答案.docxVIP

黑龙江省鹤岗市绥滨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题库及答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黑龙江省鹤岗市绥滨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题库及答案

考试时间:______分钟总分:______分姓名:______

一、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文章:

《狼牙山五壮士》是中国现代文学的经典作品之一,讲述了1941年9月25日,在河北省易县狼牙山五壮士为了掩护部队撤退,英勇抗击日军的故事。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2分)

2.狼牙山五壮士在战斗中表现出的哪些品质值得我们学习?(2分)

3.文章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来描写狼牙山五壮士的英勇事迹?(3分)

4.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英勇抗日”这一主题的理解。(4分)

5.文章中哪些语句让你感受到了狼牙山五壮士的英勇与坚强?(4分)

6.请谈谈你对这篇文章的感悟。(4分)

二、文学常识

1.下列哪位作家被誉为“现代文学之父”?(2分)

A.鲁迅B.茅盾C.郭沫若D.巴金

2.《骆驼祥子》的作者是谁?(2分)

A.鲁迅B.茅盾C.郭沫若D.老舍

3.下列哪部作品被称为“中国现代小说的里程碑”?(2分)

A.《呐喊》B.《彷徨》C.《故事新编》D.《骆驼祥子》

4.请列举出我国四大名著的名称。(4分)

5.请简要介绍《红楼梦》的作者、创作背景及主要人物。(4分)

6.请谈谈你对《水浒传》这部作品的评价。(4分)

三、作文

1.请以“难忘的一件事”为题,写一篇记叙文。(600字左右)

2.请以“我心中的英雄”为题,写一篇议论文。(600字左右)

四、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愚公移山》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北通巫峡。余以渔樵之利,不足以通吾之欲,将妻子迁于南河之外,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余甚善之,以为诚然。然吾辈之志,固已决矣。

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河曲智叟亡以应。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惩山北之塞:苦于山北的阻塞

B.出入之迂也:出入的道路曲折

C.指通豫南:指向豫南方向

D.其如土石何:它的土石怎么办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指通豫南,达于汉阴:通往豫南,到达汉阴

B.余以渔樵之利:我因为渔樵的利益

C.子子孙孙,无穷匮也:子孙后代,无穷无尽

D.寒暑易节,始一反焉:寒暑更替,开始往返一次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愚公移山的故事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勇气。

B.河曲智叟的劝阻反映了当时社会上的一些保守思想。

C.文章通过愚公和智叟的对话,展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

D.文章以愚公的决心和毅力,说明只要坚持不懈,就能达到目标。

五、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背影》

朱自清

我与父亲不相见已有两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我从北京到徐州,打算跟着父亲奔丧回家。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父亲说:“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

回家变卖典质,父亲还了亏空;又借钱办了丧事。这些日子,家中光景很是惨淡,一半为了丧事,一半为了父亲赋闲。丧事完毕,父亲要到南京谋事,我也要回到北京念书,我们便同行。

去南京时,父亲因为事忙,本已说定不与我同行,叫我自己坐车去。他因为事忙,本已说定不与我同行,叫我自己坐车去。他因为事忙,本已说定不与我同行,叫我自己坐车去。

父亲因为事忙,本已说定不与我同行,叫我自己坐车去。

(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文章通过描述父亲因事忙而无法陪伴作者回家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思念之情。

B.文章中的“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体现了父亲对作者的宽慰和鼓励。

C.文章通过描写家中的惨淡光景,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困境和家庭的艰辛。

D.文章通过描述父亲因事忙而无法陪伴作者回家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无奈和失望。

(2)下列对文章

文档评论(0)

下笔有神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热爱写作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